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你是“緊張型”父母嗎

緊張癥狀5:IQ至上

具體表現

對孩子的要求相當高, 從給孩子起名字開始就希望他能聰明過人, 將來成為精英人士, 卻常常忽視了對良好品德的培養。

原因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自古以來就是父母的普遍心愿。 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代社會中, IQ對于成功的巨大作用又促使父母更重視孩子智力的發展而忽略了道德的培養。

專家藥方

古語有云:修身, 而后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品德教育和智力教育是同樣重要的。 要想孩子做好事, 必須要教孩子先做好人。

在幼兒時期建立的道德觀會影響人的一生。

Advertisiment
所以, 從小開始, 你就要以身作則, 讓孩子學會“愛”, 懂得善良、誠實、勇敢、堅忍等品質是人最寶貴的東西。

也許你覺得這些東西很虛幻, 其實它們完全可以滲入日常生活的實踐中。 比如讓孩子學會關愛, 可以先啟發孩子愛動植物, 經常讓他給花澆水、給小狗喂食;繼而讓孩子多和小朋友玩, 讓他學會愛護同伴;經常帶孩子去看爺爺奶奶, 讓他懂得孝敬父母;在此基礎上, 再教孩子愛社會、愛國家。

記住, 成功只眷顧于德才兼備的人。

了解更多科學早教知識, 請登錄早期教育欄目

上海有一份調查表明, 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催生了許多“緊張型”父母。 什么樣的父母才算“緊張型”呢?讓專家來把把脈吧!

緊張癥狀1:苛刻

具體表現

非常重視早期教育,

Advertisiment
整天要求孩子學這學那, 以把孩子培養成全能小天才為己任。 從孩子還是穿著開襠褲的“小毛頭”開始, 就想用知識把他從頭“武裝”到腳。 英語、鋼琴、書畫、電腦、唐詩和珠心算……市面上流行的孩子都要學, 還總覺得孩子做得不夠好。

原因

苛刻父母中, 不少擁有高學歷。 正是因為父母學歷很高, 所以對孩子的要求也相對較高。 他們中有不少人都這樣認為:夫妻倆都是大學生, 孩子長大以后成為大學生是最起碼的要求, 畢業后還要更上一層樓, 成為碩士甚至博士。 因此, 多數高學歷父母對孩子要求都很嚴格, 而且在對孩子的寬容賞識方面, 高學歷父母也比不上低學歷父母。

專家藥方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但壞孩子是罵出來、打出來的”。

Advertisiment
如果你對孩子過于苛刻, 孩子動輒得咎, 常常會讓他覺得你只看到他的錯處而看不到他的長處, 無論怎么努力都達不到你的期望。 這只會對孩子的心理發展起到負面影響, 厭學、自閉和失語等現象也可能隨之產生。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缺點。 父母多多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之處, 時時表揚鼓勵孩子, 這才是讓孩子健康成長的“營養湯”。 同時, 你要以寬容之心來對待并接納孩子的缺點。 有時候, 正是缺點造就了人的個性美。

緊張癥狀2:包辦

具體表現

從吃飯穿衣服到學習做游戲, 每樣事情都要替孩子做, 生怕孩子累了傷了, 關于孩子的一切都要過問, 常常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 不給孩子有自己動手、自己選擇、自己決斷的機會。

Advertisiment

在父母包辦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一般沒有什么事情需要擔心, 也不會為什么事情操心, 因為一切都由父母代勞了。

原因

獨生子女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小公主、小皇帝, “含在嘴里怕化了, 捧在手里怕掉了”。 為了防止孩子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出現父母認為的不必要的意外, 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來做決定。

此外, 有些父母認為自己的想法比孩子仔細周到, 一手包辦可以免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也能讓孩子少走彎路。 所以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包辦代替外, 他們還常常很早就替孩子設計出一條所謂的“順利、有發展潛力的道路”, 并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附加在孩子身上。

專家藥方

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孩子身上,

Advertisiment
不讓孩子自主自立, 會在無形中抹殺孩子進行自己選擇、自己判斷的機會。 其實, 孩子自立自主的過程雖然可能出錯或失敗, 但這作為一種自我探索、自我實踐的過程, 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

孩子有手有腳, 有自己的頭腦和思考方式, 少替孩子做一點事并不意味著孩子會出問題, 反而會讓孩子在自立自主、探索實踐的過程中, 體會到自我的力量, 并由此產生成就感和自信心。 即使失敗, 也是為他將來的人生積累經驗。

同時, 你要多鼓勵孩子參與各種決策, 比如臥室里挑選什么式樣的家具、穿什么顏色的衣服等等, 讓孩子成為生活的“主人翁”, 明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孩子雖小, 卻也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個體。 過分包辦,只會限制孩子的正常發展。

緊張癥狀3:焦慮

具體表現

孩子在家里玩耍,就會擔心他會摔交,會餓著;孩子在幼兒園上課,就擔心他學不好,老師不喜歡他;孩子和小朋友游戲,就擔心他被別的孩子欺負;孩子太安靜了擔心他是不是自閉;孩子太活潑了擔心他是不是有多動癥……恨不得能夠一天24小時都看管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原因

父母過分寵愛孩子,希望能夠時時刻刻都呵護著孩子,是造成父母這種焦慮心態的根源。盡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焦慮完全是出自于善意,但無形中也給孩子造成了壓力,常常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相信他,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同時,這還可能壓制孩子的許多天性。

在這樣一個過分呵護又充滿焦慮的氛圍里長大的孩子容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做事情畏首畏尾。

專家藥方

如今,在父母教育觀念中兒童的權利意識最為淡薄。甚至有的父母對孩子選擇何種游戲方式都要干預。父母固然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好孩子,但不能因此抹殺了孩子的自主發展權和參與選擇權。過分焦慮、處處束縛只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

你要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允許孩子自由地游戲、成長。同時,你也要為自己減壓,不僅要相信老師、祖輩等照顧孩子的人,也要相信孩子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緊張癥狀4:過度滿足

具體表現

很舍得為孩子花錢,只要認為是對孩子有用的,都會想辦法買給孩子,但沒有針對性。比如給還在牙牙學語的孩子買益智拼板,給喜歡運動的孩子買很多故事書等等。

原因

有這種癥狀的父母在他們生活的年代可能因為經濟原因在物質上不能完全滿足,所以他們在孩子身上很舍得花錢,但也因此常常盲目地在孩子身上大量投資,希望能夠取得令人滿意的回報。

專家藥方

對兒童教育的投資并非越多越好,盲目的結果只可能是浪費了大量的金錢而得不到相應的效果。有時,越是簡單、原始的玩具書籍越能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所以,很多教育專家都提倡利用廢舊材料開發兒童的智力;娛樂身心,

其實,家里的舊工具、舊材料都能成為孩子最好的學習型玩具。比如用舊鞋盒搭車子、房子,用舊掛歷做手工、剪紙……利用這些不花錢的東西做玩具,同樣能達到訓練孩子的觀察、思考和動手能力的目的,而且效果可能遠比一部價值千元的電動小車要好得多。

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都是免費的,比如藍天白云。在這里套用一下,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也都是不需要錢的,比如愛,比如游戲。

過分包辦,只會限制孩子的正常發展。

緊張癥狀3:焦慮

具體表現

孩子在家里玩耍,就會擔心他會摔交,會餓著;孩子在幼兒園上課,就擔心他學不好,老師不喜歡他;孩子和小朋友游戲,就擔心他被別的孩子欺負;孩子太安靜了擔心他是不是自閉;孩子太活潑了擔心他是不是有多動癥……恨不得能夠一天24小時都看管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原因

父母過分寵愛孩子,希望能夠時時刻刻都呵護著孩子,是造成父母這種焦慮心態的根源。盡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焦慮完全是出自于善意,但無形中也給孩子造成了壓力,常常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相信他,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同時,這還可能壓制孩子的許多天性。

在這樣一個過分呵護又充滿焦慮的氛圍里長大的孩子容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做事情畏首畏尾。

專家藥方

如今,在父母教育觀念中兒童的權利意識最為淡薄。甚至有的父母對孩子選擇何種游戲方式都要干預。父母固然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好孩子,但不能因此抹殺了孩子的自主發展權和參與選擇權。過分焦慮、處處束縛只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

你要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允許孩子自由地游戲、成長。同時,你也要為自己減壓,不僅要相信老師、祖輩等照顧孩子的人,也要相信孩子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緊張癥狀4:過度滿足

具體表現

很舍得為孩子花錢,只要認為是對孩子有用的,都會想辦法買給孩子,但沒有針對性。比如給還在牙牙學語的孩子買益智拼板,給喜歡運動的孩子買很多故事書等等。

原因

有這種癥狀的父母在他們生活的年代可能因為經濟原因在物質上不能完全滿足,所以他們在孩子身上很舍得花錢,但也因此常常盲目地在孩子身上大量投資,希望能夠取得令人滿意的回報。

專家藥方

對兒童教育的投資并非越多越好,盲目的結果只可能是浪費了大量的金錢而得不到相應的效果。有時,越是簡單、原始的玩具書籍越能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所以,很多教育專家都提倡利用廢舊材料開發兒童的智力;娛樂身心,

其實,家里的舊工具、舊材料都能成為孩子最好的學習型玩具。比如用舊鞋盒搭車子、房子,用舊掛歷做手工、剪紙……利用這些不花錢的東西做玩具,同樣能達到訓練孩子的觀察、思考和動手能力的目的,而且效果可能遠比一部價值千元的電動小車要好得多。

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都是免費的,比如藍天白云。在這里套用一下,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也都是不需要錢的,比如愛,比如游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