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是否做好了上小學的準備

因為要為孩子上小學打好基礎, 更快更好的適應小學期成的學習生活, 所以幼小銜接的工作成為大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但是, 讓孩子從以玩為讓的托小中班, 過渡到以學習為主的學前班, 並不是可以馬上就能接受的, 需要一個過程。 不但需要幼兒自己的努力, 而且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和幫助。
一、作息時間
對家長來說早上幼稚園遲到是非常平常和普通的事情, 對孩子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哪怕老師和家長說來晚了, 孩子吃冷掉的早飯對身體不好, 家長寧願不在幼稚園吃早飯, 也想讓孩子多睡會兒,
Advertisiment
可是上小學如果遲到的話, 不但影響孩子的學習也會影響孩子們的情緒, 甚至影響孩子一天的心情, 所以這就要在大班時逐漸調整作息時間, 不但要讓孩子調整也要讓家長調整大班上課的時間比較長, 這就得培養孩子足夠的耐心, 讓孩子保證30分鐘不走神, 可能會有一些難度, 所以要通過一些安靜的活動培養他們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如有目的的看書, 需要安靜完成的遊戲等, 午睡的時間也會縮短, 家長們會擔心, 孩子會不會睡眠不足?其實孩子越大, 他的睡眠時間也會相繼縮短, 只要保證他晚上的睡眠時間, 基本上都不會影響他們的身體。
二、促進幼兒自己嘗試解決問題, 使其在實踐中提高自我調節能力。
Advertisiment

實際上實踐是提高幼兒自我調節能力的最好途徑。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盡可能創設較多的實踐機會給幼兒自己, 讓他們學會解決問題, 提高自我調節的能力。 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 當幼兒遇到困難時, 我們首先是鼓勵幼兒去嘗試、去探究, 而不是簡單地提供幫助與解決;當幼兒之間發生爭執時, 我們不再僅僅是爭取及時解決糾紛、化解矛盾, 而是有意識地讓幼兒自己去解決, 教師多說:“你自己來處理、你說怎麼辦。 ”有時, 我們還組織一些討論“如果, 這個小朋友是我, 我該怎麼辦?”來提高幼兒的應變能力, 進行心理自我調節能力的培養。

你是否做好了上小學的準備
另外, 我們也通過組織一些較大的綜合活動讓幼兒增長見識,
Advertisiment
積累經驗, 提高自我調節的能力。 如在大班階段我們經常開展“大帶小”的活動。 讓幼兒通過照顧小班的小朋友增強責任感, 提高處理各種事件的能力。
三、家長如何配合
小朋友在幼稚園裡養成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告訴老師一聲的習慣, 上了小學後, 他們就把這個習慣帶進了學校。 於是, 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景, 下課鈴響了, 小朋友自由活動, 可不斷有小朋友拉住老師的手說:“老師, 我要上廁所。 ”“老師, 我能出去玩嗎?”“老師, 我要喝水。 ”這種情形至少要持續半個月以上, 小朋友才會養成新的自我管理的習慣。
家長就可以和孩子玩玩“我是小學生”的遊戲, 媽媽做老師, 孩子做學生, 上課的內容可以是唱歌、畫畫、講故事,
Advertisiment
時間可長可短, 主要是練習常規。 上課前老師提醒學生把上課用的學具準備好, 上課時要專心完成任務, 下課自由活動, 提醒學生去上廁所。 在第一輪遊戲中“老師”把主要規則講清楚, 然後媽媽和孩子互換角色。 這時媽媽扮演的小學生就要給小老師出點“難題”了。 比如, 正上課中間, 舉手說:“老師, 我要上廁所。 ”或者下課了, 追著小老師說:“老師我可以去喝水嗎?”, 看小老師的反應如何。 相信這樣的遊戲做過幾次之後, 您的孩子就具備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不會凡事喊老師了。
總之, 幼兒的自我調節能力是幼兒心理自我保護的重要方面。 可以培養幼兒對客觀世界的積極態度及濃厚興趣, 提高幼兒對社會大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Advertisiment
從而保證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
小編總結:孩子從一個時期過渡到另一個時期時, 是需要父母和老師的説明。 做好過渡時期的教育, 那麼孩子就能在下一年讀小學的時候, 會更好更快地適應小學生活。
(兼職編輯:黃亮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