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會講故事嗎?

“從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廟, 廟裡有個老和尚, 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 講什麼呢?……”

想哄寶寶睡覺, 寶寶卻纏著你講故事。 做了爸爸媽媽才知道, 其實, 要把這床邊的故事說好了, 學問還真大。

不知道如何給孩子講故事?不知道怎麼去尋找適合寶寶的睡前故事?沒關係, 這裡有一些簡單的方法你可以照著去做, 不久, 你就會發現, 說故事, 其實一點都不難。 把我們小時侯在奶奶懷裡享受過的幸福時光親手傳遞給我們的孩子, 輕鬆開始, 做個能幹的爸爸媽媽吧。

固定時間請上床
要想寶寶能在聽故事中快快入睡,

Advertisiment
關鍵是每天要在固定的時間催促孩子上床。 在固定的時間, 固定的地點——孩子的小床旁, 給孩子講故事, 一方面可以教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孩子和你同時培養起一份好心情, 準備進入一天中最美好的一段親子時光。

買些書來輪流講
講故事, 光靠爸爸媽媽挖空記憶隨口講, 終會有枯竭的那一天。 最簡單的方法是, 和孩子一起上書店買些孩子感興趣的書回來, 每天輪著把書上的故事講給孩子聽。 你還可以從中發現孩子的喜好、注意力和他想知道哪些事情等等資訊, 便於瞭解你的孩子。 值得提醒的是, 不要奢望每個故事都意味深長, 寓教於樂, 其實, 能反映孩子生活、情緒、好奇心的故事都是好故事,

Advertisiment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挑選他所喜愛的書和故事。

語音語調要講究
給孩子講故事, 你可能會很害羞, 很拘謹。 其實怕什麼呢, 你面對的可是你自己的孩子呀。 要知道, 換一種聲音和語調, 用遊戲的方式, 扮演著角色進入故事情節, 自然流露出人物對話的感覺, 那將是多麼引人入勝啊。 這樣做的同時, 還可以啟發孩子的知覺感受能力、想像、模仿和創造能力, 有這麼多好處, 你總該有勇氣放棄你的拘謹了吧。

全神貫注別分心
給孩子講故事時, 千萬別想太多, 投入其中, 全神貫注, 不要去想:這個故事孩子能不能懂?我這麼說邏輯對不對?觀察孩子的反應是必要的, 讓自己完全沉入故事的情緒中, 則更重要。 小小孩子的思維空間天馬行空,

Advertisiment
可以擴張到我們成人無法想像的境地, 不必過於擔心孩子的理解能力, 把故事講生動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一遍一遍不怕煩
孩子常常會纏著我們不厭其煩地要聽同一個故事, 這時千萬不要失去耐心, 盡力滿足孩子的要求。 因為孩子的舉動正說明:孩子已經聽懂了這個故事, 喜歡這個故事, 有一些奇妙的情感正在這個故事中孕育, 同時還說明, 爸爸媽媽講的這個故事深深吸引著他, 他很感興趣。 記住, 這是你的成功, 而不是負擔喲。

那麼什麼故事適宜睡前講呢?

和夢、晚安、睡眠有關的故事。
那些短短的、富有詩歌韻味的小故事, 在睡前講來會特別有效。 這樣的故事, 簡單, 沒有複雜的人物情節, 適宜反復講,

Advertisiment
甚至可能沒有什麼特別深的意義, 你可以象唱一首搖籃曲那樣緩緩地唱, 這樣的故事對幫助1-2歲寶寶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有著積極的、正面的引導作用。

不需要孩子動腦、興奮的故事。
2歲以上的孩子可能會希望爸爸媽媽多講一些有情節的故事。 但是, 睡前給孩子講歷險、幻想、恐怖的故事, 可能會引起孩子的興奮, 這樣反而影響到孩子安靜入睡, 真是適得其反。 適宜的故事是那些孩子熟悉的平日生活場景裡的故事, 也可以談論家庭、爸爸媽媽的愛, 生活中已經發生的有趣的事情、溫暖的友情等等, 聽著這樣的故事, 孩子會放鬆自己, 慢慢入睡。

有關爸爸媽媽成長的故事。
當我們訴說自己的過去, 我們常常是陶醉的。 我們說得入神,

Advertisiment
孩子聽著也就出神, 孩子很容易這樣被感染, 思緒飄得很遠, 心也就接近了夢鄉。 和孩子說自己小時候的故事, 還可以增進你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 這樣美好的親子體驗, 相信你不會輕易放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