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媽的一個美國朋友說,
住在中國,
其實很想把孩子送去中國幼兒園,
可是試過,
行不通。
中國幼兒園和西方幼兒園的根本差異在于:約束太多,
選擇太少。
這八個字高度概括了中外幼兒園的差異。
當年dd媽在國際幼兒園任教時,
就深有感觸:唱歌時,
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挑一個歌;唱“老麥克唐納的農場”時,
每人挑一個動物。
你挑的歌再長,
你選的動物再不合邏輯,
老師也會照唱不誤。
做手工時孩子自己決定主題,
戶外活動更是自選項目。
難怪這些孩子個個那么有主見呢。
dd媽在國內的幼兒園也教過課,
會選擇的孩子明顯太少,
Advertisiment
這個要當小汽車,
那全班恨不得都要當小汽車。
為什么?從小沒太多機會選擇。
因此,
dd還不會說話,
媽媽就給他選擇機會。
雖不會說話,
可我們會指呀,
我們會“唔、唔”呀!長此以往,
dd變成一個很有主見的小人兒。
和媽媽去超市,
媽媽看著購物單:“牙膏……”話音未落,
他就舉著一個亮亮的盒子給媽媽:“媽媽買這個!”媽媽一看樂了:“瞧我兒子多會挑,
還是增白的哪!”媽媽一會兒又說:“油……” dd去拎最大的一桶,
媽媽趕快阻止:“寶貝,
這個油太貴了,
也不怎么好。
”指著另兩種跟他商量:“大桶的劃算,
可是太重了;小桶的不劃算,
咱們買哪個?”dd說:“買大桶吧,
我幫你提!”既然小男子漢這么幫忙,
媽媽當然買了大桶油!(結果累的夠嗆!小家伙的幫忙是把部分體重加到油桶上!)和阿姨一起去買菜,
Advertisiment
dd也積極參與意見。
阿姨頗得媽媽的真傳,
常問dd:“你想吃什么菜?”日子久了,
dd進門就說:“我們今天買油菜吧,
阿姨,
還要綠菜花。
”老板娘不解地說:“他多大?不到三歲?你這么大個人怎么聽兩歲小孩的指揮?”阿姨比她橫:“你倒是教出個能指揮的兩歲小孩我看看!”和老板娘有同感的人還不少。
一次dd和媽媽一起與朋友吃飯,
媽媽又習慣性地問dd“吃面還是吃米飯”,
朋友是個好朋友,
直言不諱地說:“他又不懂營養學,
你怎么能讓他選擇?”媽媽說:“你注意到了嗎?我不是問他‘吃面還是吃菜’,
基本類別是我決定的,
四大類均衡,
他要再大一點才明白。
但同樣是淀粉類,
他可以選擇米飯還是面條。
就象穿衣服,
Advertisiment
穿毛衣還是t恤由我決定,
但他可以挑花色。
”朋友是個辯論高手,
說:“現在他小,
你還控制得了,
再大一點兒,
這么有主見,
沒你的好日子過!”媽媽想了想:“唔,
少年挑戰父母權威期恐怕是不太好對付。
不過,
等他長大離家,
我們可能要操的心會少一點,
從長遠看,
還是有好日子過的吧!”
媽媽贏了辯論高手,
高興地拉起dd就往家跑,
邊跑還邊問dd:“你說咱們回家是坐小公共還是等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