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突發性的多日高燒不退、食欲不振、腹瀉或突發性的痙攣抽搐現象, 之後還出了全身紅疹子,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嬰幼兒常見的玫瑰疹!在這裡特別介紹在嬰幼兒身上常見的玫瑰色突發性發疹疾病-嬰兒玫瑰疹, 瞭解疾病的成因、傳染途徑、潛伏期、症狀與治療方式, 讓媽媽不會手忙腳亂。
嬰兒玫瑰疹又名猝發疹, 顧名思義是發生于嬰幼兒身上玫瑰色的一種突發性發疹疾病。 好發於六個月到兩歲之間的嬰幼兒, 特別是一歲左右, 是此疾病發生的高峰期。 此疾病相當常見, 病原是第六型與第七型人類皰疹病毒。
Advertisiment
傳染途徑
第六型人類皰疹病毒可以出現在感染兒童的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中, 所以目前認為其傳染途徑很可能是家中成員的親密接觸, 尤其是會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的場合。 而且由於此類病毒在感染以後可能會終身潛伏於體內, 大部分的成人都在兒童時期得到過感染, 所以可以經由無症狀的成人傳染給嬰幼兒。
潛伏期
潛伏期(從感染到出現症狀的時間)大約是5-15天, 平均為9天。 典型的嬰兒玫瑰疹會先出現高燒, 伴隨發生一些不明顯的呼吸道症狀與腹瀉。 發燒一般會持續2-5天, 平均3天(因此有三日熱之稱)。 燒退以後, 在臉部與軀幹部出現玫瑰色紅斑或稍微鼓起的丘疹, 四肢的疹子較少,
Advertisiment
症狀
嬰兒玫瑰疹本身是一種自限性(自己會好)的疾病, 幾乎不會有什麼併發症與後遺症。 只有在少數(6-15%)情形下, 會有合併抽搐的情形。 嬰兒玫瑰疹治療方面主要是支持性治療, 最主要是發燒的處理。 一般民眾對於發燒常常存在的迷思是「發燒是有害的, 燒太久可能把大腦燒壞, 因此要儘快退燒。 」然而科學研究已經證實41℃以下的發燒並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 因此除了有熱性痙攣的既往曆或其他特殊疾病外, 體溫未超過39°C以上時, 並不需要馬上使用退燒藥, 可以優先考慮物理性退燒法, 例如降低環境溫度、減少身上穿著衣物、補充水份或者溫水拭浴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