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女兒戀父嗎

一位母親講述了發生在他們家的事情:我女兒從小就表現出親父疏母的心理, 現在女兒已13歲了, 進一步戀父厭母, 並表現出愛的獨佔欲。 那天, 她父親出差回來, 給她帶了些吃的用的, 她高興地摟著她爸吻個沒完。 後來, 她看到她爸也給我買了衣料, 便大吵大鬧。 我和她爸一時傻了眼, 面面相覷。 我們感到很奇怪, 女兒這是病嗎?父母應該怎麼辦?

這位母親講述的事情時常在一些家庭出現, 因而讓不少父母感到困惑和擔憂。 像她女兒這樣親父疏母的情緒, 心理學上叫做“戀父情結”。 戀父情結最初是佛洛德提出來的,

Advertisiment
他認為在性心理的發展過程中, 孩子的性要求要在親近的異性父母那裡得到滿足, 女兒對父親發生愛戀叫做“戀父情結”, 兒子對母親發生愛戀叫做“戀母情結”。

一般來說, 女孩在3~5歲時, 常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戀父厭母, 但大多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 如果到了青春期還表現出對父親的情愛獨佔欲, 那就成問題了。 心理學研究發現, 戀父情結的形成有兩條軌跡:一是戀父情結多出現於父女相依為命, 或父女過於親近而母女親近不足的家庭, 這是客觀環境方面的原因。 二是有戀父情結者性格多內向、嬌氣, 這是主觀個性方面的原因。

戀父情結的癥結是女兒無法與父親實現心理分離, 結果往往會阻礙女兒與母親和同齡人的感情交流,

Advertisiment
進入青春期後會妨礙與同齡男性的交往, 進一步會影響到戀愛、結婚, 有的往往因此釀成婚姻和家庭的悲劇。 一些家庭對此還沒有足夠的重視, 有的家庭絲毫不認為這是個應當防範的問題。

對有戀父情結的孩子要及早發現, 及時採取措施, 關鍵是對孩子進行社會性別角色的教育, 促進其性別角色的社會化。 父母要説明孩子解決認識問題, 給孩子介紹一些有針對性的讀物, 引導孩子學習別人的性別角色表現。 還要幫助孩子學會正常交往, 逐漸減少女兒與父親接觸的時間, 擺脫她對父親的依戀, 幫助她走向母親和同性同齡夥伴, 進而走向異性同齡夥伴。  


金羊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