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孩子懂得關心別人嗎?

有些父母在孩子早期教育中對孩子寵愛有加, 久而久之, 就養成了孩子一切以“我”為中心的習慣, 而不知如何去關心別人。 另外, 父母也少花時間鼓勵孩子關心自身以外的人和事, 雖然偶爾也會因為孩子不肯為自己倒杯水之類的事情責備孩子一兩句, 但父母往往發現問題, 卻沒意識到這是個問題, 解決問題就更無從談起。
專家告誡, 不會關心別人, 對孩子將來的性格發展及人際關係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因此, 從小培養孩子會去關心別人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學家認為:從三個方面可以看出幼兒是否具備關心他人的品格。

Advertisiment
只要顯示出其中的一個方面。 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 他會成為善解人意的孩子。
1、合作:兩個或更多的孩子一起努力達到共同的目標。
2、分享:一個孩子不帶個人私利企圖;把東西給別人。
3、移情作用:這是一種能體驗別人感情的能力。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哭, 他看到你因此難過而緊緊地抱住你, 這表明他懂得你的現在心情。
如何讓孩子學會關心別人:
1、關心別人首先要學會關心自己的父母。 平時通過故事, 比如“孔融讓梨”等, 讓孩子知道, 尊重長輩是一種好品質。
2、家裡人不要整天圍繞著孩子轉, 萬事不能以孩子為中心, 當孩子習慣了以“我”為中心的性格, 那麼他是不知道如何去關心別人的。
3、讓孩子知道,
Advertisiment
當他為別人著想的時候, 你會很感到很欣慰, 並表揚他, 告訴他:“你學會關心別人了, 我感到很高興。 ”有時, 還可適當的獎勵, 久而久之, 孩子的行為就會得到鞏固和發揚。
4、如果家裡有條件, 可以為孩子買一個寵物, 小貓、小狗、小金魚等都可以, 讓孩子在照顧寵物的時候學會最基本的責任心。 但孩子的能力有限, 有些照料工作並不一定能獨自完成, 這時父母應該幫助他, 引導他, 但不要全部包攬。
5、要養成孩子關心他人的良好品性, 有時父母明確、具體地表明自己喜歡他做什麼, 比簡單地說教來得更有效。
6、為孩子創造一些勞動的機會, 開始可以讓他做一些簡單的事情, 比如幫著掃地, 拿碗、拿筷子等事情, 他做得好就要表揚他,
Advertisiment
讓他有成功的滿足感, 讓孩子在勞動中懂得, 幫助別人很開心。
7、孩子的模仿力非常強, 而父母無疑成為孩子首先模仿的對象, 如果父母自己的行為是自私的, 那就難以要求孩子會有良好的行為方式。 因此, 在孩子面前, 父母都應時刻提醒自己:“我是孩子的榜樣”。
因此, 父母應在日常生活中, 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在語言上和行動上教育孩子, 讓他逐漸學會關心別人, 幫助別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