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原因在哪?

週末閨蜜小秦帶孩子來家裡玩, 小秦的女兒甜甜今年五歲, 我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小丫頭, 孩子長得可愛嘴巴也甜, 雖然甜甜和兒子也是第一次見, 但很快兩個孩子就打成了一片。

看著甜甜可愛的模樣, 我不禁感歎, 生女兒真的挺好的, 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而且將來還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

聽我這樣說, 小秦卻不以為然, 小秦說我是太理想化了, 把什麼事情都想得太好了, 甜甜根本不是省心的娃, 每天自己都為她操碎了心。

說起養育甜甜的艱辛, 小秦是滿腹牢騷。

小秦說甜甜剛出生時身體比較弱,

Advertisiment
自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現在甜甜大點了, 但和自己卻不親, 而且在家裡小秦的話甜甜基本不聽, 她讓孩子做什麼事基本都是不可能的, 以前甜甜是和她頂嘴, 最近倒是不頂嘴了, 但卻大多數時把小秦的話自動遮罩了, 裝作聽不見。

小秦說最氣人的是她吧啦吧啦的說一大堆, 甜甜該幹嘛幹嘛, 她們娘倆的相處模式一般就是她說她的, 孩子玩孩子的, 小秦覺得自己在甜甜面前越來越沒有存在感了, 這孩子才五歲, 再大點還說不定咋樣呢。

小秦也嘗試著懲罰孩子, 有幾次小秦叫甜甜吃飯, 甜甜理都不理, 小秦就威脅甜甜, 你要不吃就餓著, 結果甜甜還是不理她。

“那你最後讓她餓著了嗎?”我問小秦。

“我哪裡捨得餓著她,

Advertisiment
她不理我我只好拉著她去吃了。 ”小秦說。

我有些恍然, 大概知道為什麼甜甜不聽小秦的話了。

兩個孩子玩了一會兒, 我洗了點葡萄, 兒子看見有吃的就自動去洗手間洗手了。 看兒子去洗手, 小秦趕忙走過去叫甜甜也去洗手, 果然, 甜甜把媽媽的話當了耳邊風, 小秦在旁邊絮絮叨叨說了一大通, 甜甜理都沒理, 低著頭一直擺弄著積木。

看兒子開始吃葡萄, 甜甜也走過去, 小秦無奈的從包裡抽出濕巾幫甜甜擦手, 一邊擦還一邊和我抱怨:“這孩子就這樣, 從來不願聽我的話, 越大越不懂事!”

看著小秦一邊嘮叨一邊給甜甜擦手, 我真的很感慨, 誰說過的?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也不“聽話”, 媽媽不妨從自身找找原因。

Advertisiment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是需要一些規則和界限的, 有些原則性的事情孩子是一定要“聽話”的,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把你的話當耳邊風或習慣性的反抗, 媽媽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反思一下、找找原因:

1、媽媽太嘮叨, 說的多做的少, 孩子自動遮罩了你的話

有些媽媽真的很嘮叨, 也很善於給孩子長篇大論的講道理, 往往有時候媽媽說了一堆, 最後可能連自己都不記得說話的重點, 所以就更別提孩子了。

比如只是要孩子洗手的一件小事, 其實簡單的給孩子下達指令就可以了, “去洗手”三個字可以說清楚的事情, 媽媽可能會講一大堆有的沒的。

如果你覺得某件事孩子必須做, 媽媽只要看著孩子的眼睛清晰的下達指令就好。

Advertisiment
看著孩子的眼睛是確保孩子可以聽到, 指令也是越簡短越好, 而且指令一旦下達, 就要保證孩子馬上執行, 如果剛開始孩子猶豫不想動, 媽媽也無需廢話, 拉著孩子去做就好。

其實有時候做真的比說有用, 讓你的孩子知道, 你的指令不管他怎樣耍賴都是要做的, 時間長了孩子自然會知道媽媽的指令是有效的, 不是能隨便搪塞過去的。

2、媽媽說話不算話, 在孩子面前沒有權威性

就像小秦一樣, 很多媽媽在教養孩子時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媽媽總是習慣于“威脅”孩子, 總是習慣于警告孩子, 但是媽媽卻又捨不得懲罰孩子, 一次、兩次下來, 孩子當然就知道很多狠話媽媽只是說說而已, 根本不會真的拿他怎麼樣。

Advertisiment

在教養孩子上, 媽媽必須做到言而有信, 無論是讚賞還是懲罰, 或者只是媽媽簡簡單單的指令, 媽媽都要讓孩子清楚, 你說到做到, 只有在孩子面前樹立了權威, 孩子才不會把你的話當耳邊風。

3、媽媽太武斷, 不傾聽孩子的聲音

有的媽媽很武斷, 總覺得孩子還小, 媽媽要孩子做的事情都是為了孩子好, 所以有時候, 孩子明明有自己的理由不想去做媽媽讓她做的事, 但媽媽卻不想聽孩子說什麼, 武斷的替孩子做所有的決定。

武斷和樹立權威不是一回事, 孩子不是牽線木偶, 他更像小鳥, 媽媽讓孩子“聽話”不是要剪斷孩子的翅膀而是要幫孩子指明方向, 所以, 在教養孩子上, 媽媽也要傾聽孩子的聲音。 你的武斷很可能會毀掉孩子對你的信任, 培養一個事事和你作對的孩子。

4、孩子的能力還達不到,他更需要的是媽媽的説明

如果媽媽要讓孩子做某件事情,前提是孩子的能力已經達到了,如果孩子的能力還沒有達到,他自然不喜歡做甚至反抗,所以,媽媽一定要注意,要孩子做事情之前一定要確保事情是在孩子的能力範圍內,如果孩子的能力暫時還達不到,幫孩子提升能力比逼孩子完成更重要。

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叛逆”的時候,有的時候這是孩子探索的本能、成長的必然,所以媽媽也不要一直要求孩子做一個“聽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長,幫助孩子指明飛行的方向,這才是最重要的!

培養一個事事和你作對的孩子。

4、孩子的能力還達不到,他更需要的是媽媽的説明

如果媽媽要讓孩子做某件事情,前提是孩子的能力已經達到了,如果孩子的能力還沒有達到,他自然不喜歡做甚至反抗,所以,媽媽一定要注意,要孩子做事情之前一定要確保事情是在孩子的能力範圍內,如果孩子的能力暫時還達不到,幫孩子提升能力比逼孩子完成更重要。

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叛逆”的時候,有的時候這是孩子探索的本能、成長的必然,所以媽媽也不要一直要求孩子做一個“聽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長,幫助孩子指明飛行的方向,這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