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心情我也理解

爸爸也是這樣, 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有很多的不安和焦慮。

很不服氣?媽媽理解你的心情, 但是現在不是氣的時候。

媽媽明白老師說的話, 但是更瞭解你的心情。

理解孩子, 是溝通的第一步

生活中有很多蠻不講理的霸道父母, 不瞭解孩子, 也不願意去瞭解孩子。 更可悲的一種是明明不瞭解孩子, 卻自以為瞭解。 一個父母與孩子不做溝通的家庭, 往往是危機四伏的。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比較強烈了, 他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依賴父母, 不再把什麼事都講給爸爸媽媽聽。 在他們眼裡, 父母就只是大人,

Advertisiment
而沒有意識到父母也是從孩提時代過來的, 也有過他們這樣的青春年華, 也跟他們一樣有過不安、焦躁和煩惱。 他們把父母放在大人的世界裡, 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世界裡, 所以不願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小秘密”。

青春期的孩子, 自我意識強烈, 情緒波動也大。 也許一點點的小事, 都能讓他大喜或者大悲。 也許有一天, 你的孩子突然跟你發牢騷: “真氣憤, 那傢伙有什麼資格那樣說我?”

“可惡!他比我差呢, 居然數落我!”

“我肯定不會輸給他的, 走著瞧吧!”

也許他針對的是老師, 或者朋友, 甚至是一個陌生的人, 也許只是芝麻大點的事。 但是他的確牢騷滿腹, 憤憤不平。 這個時候, 做父母的, 別急於勸解, 最好是先對他的不滿表示出理解和共鳴,

Advertisiment
然後不動聲色, 讓孩子把事情經過細細說給你聽, 弄清楚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比如, 你可以說:“是這樣啊?你覺得很不服氣, 對吧?媽媽非常理解你那種不甘的心情。 ”

也許孩子並不能立刻接受你的態度, 但是至少在心理上, 會獲得暫時的安慰。 這是你進入到他的心靈世界的第一步, 需要耐心和平靜。 孩子認同了你對他的共鳴, 那麼後面的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了。

有一位母親很善於和孩子溝通。 在她讀初二的女兒為一段感情而難過時, 她對女兒說了這麼一番話:“我很理解你現在的心情。 媽媽跟你一樣, 也有過青春期, 有過這樣的經歷。 而且, 還比你煩惱得多, 甚至因為不安和焦慮, 都快要崩潰了。 但是最後還是挺過來了呀。

Advertisiment
只要一步一步向前, 沒有什麼障礙是跨越不了的。 現在想起那時候, 儘管有很多苦惱, 但是那的確是一個令人留戀值得回憶的時代。 可能現在的你比媽媽當初更累, 但是沒關係呀, 你可以把這當作成長的一種體驗。 ”

也許做女兒的並不會因為母親這麼說就把自己所有的心裡話都說出來, 然而在她心裡, 母親跟她之間那種大人和孩子的差距已經消除了。 這, 就已經是一種進步了。 理解和溝通, 都是需要時間的。 父母對孩子要多些耐心。

總之, 經常表現出對孩子的理解, 父母與子女間的信任和尊重的和諧關係也就能慢慢建立起來了。

理解孩子, 應是一種事實而不僅僅是願望

當然了, 理解孩子, 不能只是一種心願或口頭上的表達。

Advertisiment
你必須切實地做到這一點。 這很關鍵!

對孩子的願望上的理解和事實上的理解, 是絕然不同的。 一個孩子逐漸懂事, 他的心理也會複雜起來。 作為父母, 你是否瞭解孩子的性格、喜好、品德、才能、天賦?是否瞭解他的學習情況?是否明白你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如果連這些最基本的你都不清楚, 那麼就不要對孩子說:“我理解你……”否則, 你表示出的錯誤的理解會讓孩子反感和不屑。

對孩子事實上的瞭解, 實際是對他的心情的一種感同身受, 想像你處在他的位置, 想像你像他這麼大的時候是什麼樣。 你能做到這一點, 那才說明你進入到了孩子的世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