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知道2-8歲的孩子在想什麼嗎?

你是否知道2-8歲的孩子在想法什麼?很多家長會困惑:為什麼孩子有時候乖得讓人意外, 有時候調皮得讓人火冒三丈?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跟蹤研究孩子們40多年, 他們的研究成果對咱們讀懂孩子的幫助太大了。


2歲孩子 “不”字當頭

打滾撒賴, 一意孤行, 佔有欲強, 自私霸道。

其實, 孩子的這些行為都只是因為, 孩子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意願、意圖。 但他們不懂得表達, 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甚明白他們自己的意圖。

對待這麼小的小寶寶, 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導、繞道為主。 安全第一, 不要告訴孩子不許玩不許碰。

Advertisiment
你自己把該鎖起來的鎖起來, 該扣好蓋子的扣好蓋子。 你應該摸索孩子的生活規律, 在孩子陷入可能導致壞情緒的陷阱之前, 採取恰當措施, 比如讓孩子吃飽、睡覺、帶到其他地方玩等。 不要輕易讓孩子討價還價, 尤其重大事情上不可以讓步。

把孩子的很多“壞行為”, 理解成孩子探索、學習的求知行為。 比如, 你教孩子搭積木, 他卻偏要推倒你的成品, 而不肯跟你學。 這時, 你應該把他的行為理解為, 他現在對積木倒塌時的現象更感興趣, 他在琢磨推與倒之間的關係。

從大約1歲半到2歲半前後, 孩子會反復地穿梭於“和順期”與“執拗期”之間。 因為孩子這時候成長迅速, 因此這些“週期”也相對短一些。

3歲孩子 友善、平靜、充滿安全感

易於接受,

Advertisiment
也樂於分享。 雖然在3歲的時候, 他一向強硬的拒絕態度減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賴, 但他也體會到自己的成長和能力的增強。 他在肢體動作的控制上, 已經相當成熟和舒暢。 他步伐穩定, 急轉彎也不費勁。 語言能力也發展得更好。

但好景不長, 從3歲半開始到4歲, 反抗成了這個時期的最大特徵。 3歲半是一個內向, 焦慮, 缺乏安全感, 同時意志力極強的年齡。 3歲半的孩子非常沒有安全感, 甚至在他的生理發展上, 也表現出不安全感, 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時緊張得發抖。 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 一方面卻又想支配外在世界。 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每天, 他都在掙扎中過日子, 生活過得很不愉快。 他正在體驗自己與別人的關係,

Advertisiment
以及自我這個個體。

許多孩子在這個年齡都有他想像的朋友, 這些朋友有的是人, 有的是動物。 更有趣的是, 戀母情結會在這個時候出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