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知道嗎:父母也有叛逆期

不知道“逆反心理”這個詞是誰發明的。 在所有關於青春期孩子心理的專業術語中, 這個詞的使用最頻繁。 但是, 這不是個好詞, 因為它把衝突的原因和責任指向了一方。

毛澤東說, 哪裡有壓迫, 哪裡就有反抗。 這句話同樣適合父母跟孩子的關係:父母的控制越多, 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強。 所以我們可以說, 孩子的逆反心理, 是跟父母的“逆反心理”成對出現的。

隨著孩子的身心發育和知識的增加, 要求獨立的願望就越來越強烈。 對於這種要求, 經常的情況是父母沒有作好足夠的心理準備。 一些心理學家甚至認為,

Advertisiment
好的父母的條件就是:能夠忍受孩子長大所導致的自己被拋棄的感覺。 從任何意義上來說, 孩子的長大, 就意味著離父母越來越遠。

舉個例子。 孩子在四五歲時, 經常會把幼稚園的老師和同學看的比父母還重要――同學老師說的話被認為是“聖旨”, 而父母的話卻被當成耳邊風。 健康的父母會為孩子這樣做而感到高興, 因為這是孩子成長的、社會化的表現, 而不健康的父母會認為, 孩子吃裡扒外、不知好歹, 就會設置各種各樣的障礙, 來制止孩子“拋棄”父母的行為。

在這樣的情形下, 孩子的許多言行, 都會被看成是具有些許病理色彩的。 甚至那些正常的、創造性的、只有身處人生最燦爛的青春期才會有的美麗言行,

Advertisiment
都會被身心正在走下坡路的成人視為逆反。 健康被當成疾病;創造力被視為謀反;成長的努力被看成背信棄義。 沒有比這樣的誤會, 更讓人悲傷的了。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對任何人來說, 活著的最重要的內容, 就是要有自己活著的感覺。 過多地被他人決定的人生, 是沒有價值的。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出錯, 這種擔心本身, 就是對孩子自信心的打壓, 對孩子能力的扼殺。 在父母擔心中長大的孩子, 不可能成為人類的優秀一員。 因為孩子會受到來自父母的暗示, “配合”父母, 使自己越來越“配得上”父母的擔心。

有個幽默故事。 一個50歲男人說, 我看到報紙上說抽煙有害健康, 就把煙戒了;報紙上又說喝酒有害健康, 我就把酒戒了;報紙上又說,

Advertisiment
做☆禁☆愛有害健康, TMD, 我把報紙戒了――這是對逆反心理的最好描述:逆反心理總是跟控制聯繫在一起的。 控制遲早會觸及一個人的底線, 所以遲早會激起這個人朝與控制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 從而使控制失效。 成年男人尚且如此, 何況孩子呢?

青少年典型的逆反心理是不願意、不喜歡學習。 我們可以猜想, 這是父母和老師過分強調學習的後果。 孩子天生是喜歡探索的, 他們對一切都自然地有濃厚的好奇心。 但如果成人總是在學習上對孩子嘮叨, 學習就成了孩子負性情緒的來源, 他們自然就不喜歡學習了。 如果反向利用一下所謂“逆反心理”會怎樣呢?成天要求孩子上網, 那孩子一“逆反”, 就去“沉溺”學習了。 當然, 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可以依賴這樣的“偏方”,

Advertisiment
而應該依賴健康的成人創造的持續穩定的健康環境。 只有成人的“逆反心理”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不是與日俱增, 孩子的內心才會跟著變得寧靜和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