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運動能力始於胎兒。 胎兒的運動, 向爸爸媽媽和醫生傳遞著生命的資訊, 我們用計數胎動的方式, 來分析胎兒在宮內的生存狀態。
新生兒已經具有很複雜的運動能力, 受自身體內生物鐘支配。 包在繈褓中的胎兒會很安靜, 沒有了肢體抖動和身體顫動, 極大地限制了新生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這樣新生兒會很活躍, 運動能力發展快, 呼吸功能得到促進。
當媽媽和新生兒熱情地說話時, 新生兒會出現不同的面部表情和軀體動作, 就像表演舞蹈一樣, 揚眉、伸腿、舉臂表情愉悅,
Advertisiment
新生兒出生後就具備了較強的運動能力, 如果讓他俯臥, 他會慢慢地抬起頭轉向一側, 這時用手掌抵住他的腳, 他還會做出爬行的樣子。 如果雙手扶著新生兒的腋下讓他站直, 他的雙腳會自動做踏步動作。 新生兒的運動能力, 一部分是屬於原始反射, 如踏步反射。 這種動作會在新生兒後期(約58天左右)逐漸消失。
另一部分運動則隨月齡的增長而增強, 如抬頭、爬行等。 新生兒有許多令人驚歎的運動本領。 這種運動本領出生後還將在與父母的交往中繼續發展。
Advertisiment
新生兒運動能力的訓練
匍匐爬行(腹爬)訓練
在光線充足、暖和的房間內, 給寶寶穿一件爬服。 在地板上鋪上爬墊, 也可以購買現成的“腹爬槽”。 把寶寶放在爬墊或“腹爬槽”上, 媽媽最好趴在地板上, 面對寶寶, 鼓勵寶寶向前爬。
平衡訓練
把寶寶放在一個小墊子上, 爸爸媽媽分別拉住小墊子的四角, 做前後、左右、上下移動。
Advertisiment
新生兒手的能力訓練
讓寶寶仰臥在床上, 媽媽食指或拇指放在寶寶手掌內, 輕輕地拉起。 當媽媽感到寶寶抓緊你的手指時, 大聲對寶寶說“抓”。 如果寶寶的握力不夠, 媽媽剛要向上拉起, 手指就從寶寶手掌中滑出。 媽媽也可以採取握住寶寶手腕的方法。
待寶寶俯臥在床上, 媽媽附身在寶寶前面, 把食指或拇指放在寶寶手掌內, 輕輕地向前拉。 如果寶寶的手握不住媽媽的手, 媽媽也可以握著寶寶的手腕, 向前拉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