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知道寶寶吃飯的生理探究論嗎

一旦幼兒學會了拿湯匙, 就表示幼兒已經具備了可以獨立進食的能力。 父母們若能於此時適度的放手, 不再餵食孩子, 並且讓他去體驗一次一次的成功進食經驗, 這不僅會建立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 也是孩子成就感的來源。

從幼兒開始斷奶進入副食品的1歲左右, 吃飯問題一直是親子間最大的焦慮來源。 到底孩子的營養夠不夠?為什麼有時候吃的多, 有時候又一副食欲不振的樣子?不僅如此, 還
邊吃邊玩, 弄得滿地髒亂, 要不就是吃的慢吞吞。 凡此種種, 都讓父母耗盡心力有苦難言。

事實上, 我們的口中充滿了味蕾細胞。

Advertisiment
它説明我們去分辨食物的酸、甜、苦、辣。 對1歲以內的幼兒而言, 他們的味蕾細胞並不像大人一樣, 能夠清楚分辨不同的味道, 而產生喜歡與不喜歡的感覺。 幼兒的味覺反應只是一種反射而已。 所以, 在幼兒食物中添加調味品是不需要的。 幼兒咀嚼能力的良好發展, 才是讓幼兒擁有好食欲的第一步。

就生理而言, 當幼兒長出第一顆乳臼齒約1歲半左右的時候, 才開始具有咬碎食物的能力;而能做到真正的咀嚼, 也要等到第二顆乳臼齒長出約2歲的時候才能達成。 因此, 為了幫助幼兒咀嚼能力的進行, 以及養成進食的舒適性, 父母應該配合幼兒咀嚼能力的不同階段發展, 給予恰當的食物量, 以及大小剛好、軟硬適中,

Advertisiment
且易於吞食的食物。 千萬不要以為大人可以吃什麼, 就給他一樣的食物, 而妨礙了幼兒幼小尚待發育成長的消化系統及攝食習慣。

根據幼兒評估發展, 1歲半以前, 幼兒已經可以自己拿著杯子喝牛奶, 而且也可以在30分鐘內吃完一頓飯。 但是距離拿起湯匙的能力還有一小段時間。 因此, 這一階段父母在準備幼兒食物時, 除了要注重食物的質與量外, 選擇一些可以讓幼兒抓握在手上的食物, 也可以吸引幼兒對食物的興趣, 而協助孩子更快的進食, 獲得成長所需的足夠營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