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體又稱為弓形蟲,
是人獸均可患病的病原體,
也是人類宮內感染致胎兒畸形的四大病原體之一。
自1910年發現此蟲以來,
現已查明幾乎所有的哺乳動物及某些鳥類、爬行類動物均可感染。
貓是此蟲的終宿主。
人群感染率世界各地報道不一,
文獻報告我國普查弓形蟲感染者為20%左右,
孕婦感染在3.6%~15%。
弓形蟲可通過生吃含有弓形蟲包囊動物的肉及生乳、蛋、水生食物等而感染。
人與感染弓形蟲的貓、狗等動物接觸,
手臉被舔或咬傷時可感染。
輸血和器官移殖也可感染。
而對于胎兒來說,
最可怕的是母親妊娠期間受弓形蟲感染后,
Advertisiment
通過血行侵入胎盤及胎兒血循環內,
引起胎兒感染。
或者隱匿在慢性☆禁☆感染型的母親的子宮內膜或子宮肌層內的蟲體,
進入羊膜腔,
隨羊水被胎兒吞飲后,
而引起胎兒感染。
弓形蟲侵入胎兒體內后,
易寄生于腦細胞及發育不成熟的幼稚細胞內繁衍后代,
損害胚胞細胞生長發育。
弓形蟲感染對胎兒危害的嚴重程度與母親感染時期,
感染蟲株的毒力,
母親抗體的形成及抗體向胎兒移行等因素有關。
在孕早、中、晚期孕婦弓形蟲原發性☆禁☆感染的,
胎兒受染率分別為17.0%、25.0%、65.0%,
胎兒損傷程度與胎齡呈相反關系,
即感染越早,
胎兒受損越嚴重,
當感染發生在前3個月多引起流產、死產或發育缺陷兒,
幸存者智力發育也受到嚴重影響。
Advertisiment
若在妊娠中期感染,
多出現死胎、早產和嚴重腦眼疾患。
若在妊娠晚期感染,
因胎兒已逐漸成熟,
則胎兒可發育正常,
亦可出現早產或出生后才出現癥狀。
由于孕早期感染弓形蟲往往導致流產、死胎等結局,
所以在成活的先天性
弓形體病人中,
其發病率在妊娠最后3月為高,
妊娠中期次之。
妊娠之前已慢性☆禁☆感染的婦女,
胎兒得病的機會較少。
感染弓形蟲的母親一般只對一次妊娠結局產生作用,
下一胎則正常。
這可能與母親產生的保護抗體向胎兒移行有關。
此外,
弓形蟲感染可增加妊娠合并癥。
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聯合應用,
對急性期滋養體有效,
螺旋霉素可殺死細胞外的弓形蟲。
但弓形蟲寄生于細胞漿內或細胞核內給治療帶來一定困難,
Advertisiment
預防應列為首選。
首先檢測應在孕期的10~12周,
若確定為孕期感染,
應考慮做治療性人工流產,
陰性者可在孕20~22周及接近足月時每周各查一次,
以便及時對孕婦及新生兒恰當處理。
此外,
新婚夫婦及孕婦應避免接觸貓、狗等動物,
不吃未煮熟的肉類、蛋類及水生食物,
以免感染弓形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