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唱到“相愛沒有那麼容易, 每個人都有他的脾氣”, 不僅僅是愛情, 其實這也適用於親子教養。 因為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不一樣, 爸爸媽媽們最好先摸清寶貝的“氣質”, 才能對養。 先天氣質到底是什麼?打個比方說, 爸媽好比一位雕塑家, 而孩子是一塊璞玉, 藝術家要先瞭解這塊石頭的質地、硬度、色澤等條件, 才能打造出最好的藝術品。
仔細觀察, 你一定會發現每個孩子對不同的狀況都有不同的反應, 而這種差異打從孩子一出生就明顯表現出來了。 這些不同的反應引發了研究者的興趣, 也因此開始了氣質研究。
Advertisiment
早從1950年代中期開始, 氣質研究就已慢慢揭開氣質的面紗, 讓人們對氣質的瞭解愈來愈多。 其中, 最早以客觀、有系統的方式長期追蹤研究的是Alexander Thomas和Stella Chess兩位美國小兒科醫師, 他們也是最早提出九種氣質面向的人。 近幾年的氣質研究, 則多從孩子先天氣質與基因和大腦運作的關係著手, 對氣質運作的生理機轉有更清楚的認識。 這些研究不約而同地再次確認了幾件事:
第一、氣質有其生理性的基礎, 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
第二、大腦神經回路可透過後天的經驗重新塑造, 這代表氣質只是個性的最初始元素, 並非絕對, 親子互動的方式和生活經驗都會改變幼兒的大腦回路。
也因此, 我們可以說, 爸媽對孩子的教養態度和引導方式,
Advertisiment
氣質的九種向度
◎活動量
指孩子在一天的時間中, 活動量的多寡、節奏的快慢。 活動量大的孩子喜歡跑跑跳跳、精力充沛;相對地, 活動量小的孩子則喜歡靜態的活動或遊戲,
Advertisiment
◎情緒本質
指孩子一整天當中, 愉快和友善行為出現的比例。 情緒本質較佳的人常保持愉快的心情, 臉上表情笑咪咪;情緒本質較差的孩子則動不動就發脾氣或難過, 較難親近。
◎敏感度
指引起孩子反應所需要的刺激量。 敏感度高的孩子的感官和心理容易受環境影響而有反應。 敏感度低的孩子神經則較大條, 不容易覺察到環境上的改變, 也不容易因為外在刺激而產生反應。
◎反應強度
指孩子對內在和外在刺激產生反應的激烈程度。 反應強度激烈的孩子不管開心或生氣都喜歡大聲嚷嚷, 喜怒哀樂容易被人察覺。 反應強度弱的孩子, 傳達的情緒訊息則較弱, 常會被人忽略。
Advertisiment
◎規律性
指孩子生理機能的規律性, 如:何時睡覺、何時醒來與何時吃飯等。 規律性高的孩子生活作息很容易預測。 規律性低的孩子則不易抓到準則。
◎堅持度
指孩子做或想做某件事時, 遇到困難或挫折時, 繼續努力下去的傾向。 堅持度高的孩子一旦打定主意要做, 便不會因為困難或責駡輕易放棄。 堅持度低的孩子則容易因稍有阻礙就放棄。
◎趨近性
指孩子對從未接觸過的人、地、事物或食物表現出來的最初反應。 好奇心的孩子樂於接受任何新的事物, 反之, 害羞內向的孩子對於新的經驗會有拒絕的傾向, 容易感到膽怯, 害怕不確定的情況。
◎適應性
指孩子不論在第一回接觸新事物的反應如何, 接下來都要面對全面適應的過程。
Advertisiment
◎注意力分散度
指孩子是否容易被外界刺激干擾, 而改變他正在進行的活動。 易被分散的孩子容易分心, 集中度高的孩子容易專注于正在做的事情, 對於外界的刺激渾然不覺。
關於氣質的二三事
Q1:有所謂的理想氣質嗎?
A:氣質是天生的,並無好壞可言。在不同的文化和社會脈絡裡,對於不同的氣質各有不同的評價和解讀,在同一個家庭中,不同的照顧者也會因為自己的期望、偏好或氣質,對孩子的氣質持不同的看法。
氣質研究提醒我們別陷入“理想氣質”的刻板印象危險當中,一來對於理想氣質的期待會讓我們看不到孩子真實的面貌;二來,其實每種氣質特性都是一體兩面的,有利有弊,端看孩子氣質與環境如何配合。
Q2:什麼是親子氣質的速配度?如果和孩子氣質不合該怎麼辦?
A:親子間的氣質彼此容易搭配協調,就是速配度高,反之則速配度低。例如:堅持度高的媽媽若孩子個性隨和,兩者或能相安無事,不會造成日常生活上的困難;反之,若親子兩人堅持度都很高,就容易各持己見而產生衝突。
儘管親子間氣質的速配度各不同,但無論爸媽自己是什麼個性,也不管親子間氣質合不合,爸媽擁有正確的教養關念都比速不速配更為重要,才能真正從孩子的需要出發為孩子著想。
Q3:人的氣質會改變嗎?
A:研究先天氣質的美國心理學家傑若米‧凱根說“假如個性是一張灰色毯子,黑白兩色的細線交錯編織而成,那麼縱線是先天氣質,橫線是後天的成長經驗。”言下之意,對一個人的成長而言,後天經驗和先天氣質同等重要。
一般來說,孩子愈小時展現出來的行為模式愈可能屬於先天氣質,孩子長大後,其行為模式便會與後天習來的經驗有很大的關係,很難說是單純由先天氣質所影響。
也因此,孩子越小時,爸媽越該順著孩子的氣質來帶養孩子,回應孩子生理、心理特質上的需要,做出適時的引導。儘管先天氣質難以產生180度的改變,卻能透過經驗逐步修正而變化。
關於氣質的二三事
Q1:有所謂的理想氣質嗎?
A:氣質是天生的,並無好壞可言。在不同的文化和社會脈絡裡,對於不同的氣質各有不同的評價和解讀,在同一個家庭中,不同的照顧者也會因為自己的期望、偏好或氣質,對孩子的氣質持不同的看法。
氣質研究提醒我們別陷入“理想氣質”的刻板印象危險當中,一來對於理想氣質的期待會讓我們看不到孩子真實的面貌;二來,其實每種氣質特性都是一體兩面的,有利有弊,端看孩子氣質與環境如何配合。
Q2:什麼是親子氣質的速配度?如果和孩子氣質不合該怎麼辦?
A:親子間的氣質彼此容易搭配協調,就是速配度高,反之則速配度低。例如:堅持度高的媽媽若孩子個性隨和,兩者或能相安無事,不會造成日常生活上的困難;反之,若親子兩人堅持度都很高,就容易各持己見而產生衝突。
儘管親子間氣質的速配度各不同,但無論爸媽自己是什麼個性,也不管親子間氣質合不合,爸媽擁有正確的教養關念都比速不速配更為重要,才能真正從孩子的需要出發為孩子著想。
Q3:人的氣質會改變嗎?
A:研究先天氣質的美國心理學家傑若米‧凱根說“假如個性是一張灰色毯子,黑白兩色的細線交錯編織而成,那麼縱線是先天氣質,橫線是後天的成長經驗。”言下之意,對一個人的成長而言,後天經驗和先天氣質同等重要。
一般來說,孩子愈小時展現出來的行為模式愈可能屬於先天氣質,孩子長大後,其行為模式便會與後天習來的經驗有很大的關係,很難說是單純由先天氣質所影響。
也因此,孩子越小時,爸媽越該順著孩子的氣質來帶養孩子,回應孩子生理、心理特質上的需要,做出適時的引導。儘管先天氣質難以產生180度的改變,卻能透過經驗逐步修正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