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聲討父母的時候,孩子也在聲討你,難道不是嗎

你聲討父母的時候, 孩子也在聲討你, 難道不是嗎?家庭教育問題不是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心理學的興起, 一時之間讓“原生家庭”成了高頻詞彙。 很多人在很多時刻把自己現在不理想的一切歸結為“原生家庭”, 下面讓我們看看這篇文章吧。

是“原生家庭”造就了自己錯誤的思維方式, 錯誤的行為模式, 錯誤的擇偶觀念, 錯誤的性格脾氣, 直至現在從心底不願接納的自己錯誤的一切。

這樣的歸因是有依據的。

若把孩子比喻為植物, 那麼家庭氛圍就是土壤, 父母就是園丁。

養過花的人都知道, 每種花草需要的澆水頻次、澆水量、光照時間、施肥頻次、施肥量、是否需要鬆土等都是不一樣的。

Advertisiment

同樣的花草, 因為養植的人不一樣, 有的存活短短幾日就乾枯了, 有的卻能經年常青, 適時怒放自己的生命。

這與園丁提供的土壤、氣候、環境、辛勤還是懶惰、是否瞭解植物的特性是分不開的。

離開園丁的辛勤勞動, 有的花草很快枯萎, 有的花草勉強存活數日, 有的花草卻能依然保持蓬勃的生命力。

比如仙人掌。

植物是沒有選擇的, 蘭花就是蘭花, 水仙就是水仙, 仙人掌就是仙人掌。

但是, 人不一樣。 無論你曾經是嬌貴的蘭花、藍玫瑰、睡火蓮, 還是普通的吊蘭、綠蘿、仙人球, 一旦沒有合適的土壤, 離開精心照顧你的園丁, 你都可以變成仙人掌。

仙人掌帶刺,

Advertisiment
沒有蘭花嬌貴, 沒有藍玫瑰怡人, 但她生命力強——這才是依賴自身存活於世的不二法寶。

兒時經常聽到一句話, 小姐的身子丫環的命。 當時不懂, 既然是小姐的身子, 咋就成了丫環的命呢?電視劇裡, 丫環不是伺候小姐的嗎?如果小姐變成了丫環, 那麼丫環不就沒飯吃了嗎?

長大後漸漸懂得, 此話正解為:你以為自己吃喝不愁, 有人伺候。 到頭來, 還不是勞碌半生、四處奔走?

你以為自己是明貴的蘭花, 稀有的睡火蓮, 一覺醒來, 才發現自己是普世存在的吊蘭、綠蘿, 揉揉眼清醒過後, 發現連吊蘭、綠蘿也做不成, 它們需要有人澆水, 而你, 只能做仙人掌——在沙漠中也可以頑強生長。

人和人之間的區別, 就在醒來之後。

有的人不願醒來,

Advertisiment
固執地做著自己的蘭花夢, 責怪父母沒有提供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壤, 沒有像別的園丁那樣, 給予精心的照顧, 沒有把自己培養成名貴傲嬌的蘭花本性。

是“原生家庭”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貧瘠, 讓自己變成了門口一株向陽聲歎, 臨風而泣的狗尾巴草。

可是, 對“原生家庭”的抱怨能讓你回歸蘭花的本性嗎?能讓時光倒流一切重來嗎?能把父母變成你理想中的樣子嗎?

顯而易見, 答案是否定的。

沒有人能改變過去!

當你抱怨“原生家庭”時, 有沒有想過, 若把你放在父母的位置, 你未必比他們做得更好。

十幾年前, 一舍友, 成績很好, 生活態度卻極其消極。 只要臥談會提到父母, 她必悲天憫人地仰望天花板, 說, 我以後不打算生孩子了。

Advertisiment
此生得過且過吧。

原因是, 她雖只有兄妹二人, 但父親長年在外地打工, 母親長年下地幹活, 他們過得跟沒父沒母的孩子一樣。

月經初潮恰逢初一上體育課, 剛跑出教室, 一名眼尖的男同學驚叫一聲“呀!你屁股流血了!”

接著, 圍觀了一群同學, 有的同學還很小聲地議論“褲子都紅了, 好像出血不少, 不知道會不會死掉。 ”

這時, 正好體育老師(她說幸好是女老師)在走廊, 趕緊指揮同學散了。 帶她回了宿舍, 處理了“流血事件”, 並臨場普及了生理衛生知識。

她說, 因為此事, 好久在班裡抬不起頭來。 每當同學小聲說話, 總覺得她們在議論自己, 還覺得“流血”是一件很丟人的事。

後來, 學了醫學, 也漸漸長大, 曾經的愁腸百結才慢慢化解。

但是,

Advertisiment
依然免不了埋怨父母, 沒有給自己提供一個很好的成長環境, 沒有給自己應有的教育, 讓自己一路走來嗑嗑碰碰。 甚至對將來做妻子做母親毫無信心。

當時大家正處於青春年少, 並未覺得她的想法有何不妥, 最多安慰一句:不要太悲觀。

多年以後, 她改了專業遷了城市, 嫁為人妻升為人母。 再次相遇, 恬淡平和了許多, 與十幾年前盼若兩人。

說起家庭說起孩子。

她說, 記得曾經埋怨了父母很多年。 而今做了父母, 才知組建一個家庭何其不易。

當年, 家境貧寒, 沒有辦法, 父親只能隻身千里, 外出打工。 我曾聽他說起, 他並不想離開妻兒, 但沒有辦法。 日常開支需要錢, 人情來往需要錢, 吃藥看病需要錢, 孩子上學需要錢......

家裡十幾畝地, 爺爺身體不好,奶奶要照顧爺爺,洗衣做飯,伺候一家老小。唯有母親,整日在田裡幹活,硬生生被生活逼成了沒有性別。

我與哥哥都上了大學,學費生活費都是父母一塊十塊賺的,一分一角攢的,沒有借親戚朋友一分錢。

平心而論,如果我像他們一樣,祖祖輩輩是沒有文化的農民,沒有接受過任何學校教育,一輩子生活在巴掌大的天空下,周圍生活著一群和他們一樣的人,我能拼盡全力供兩個孩子讀大學,而不是讓他們早點下學幫忙幹活嗎?若處在他們的位置,我能做得更好嗎?

答案是,未必。

他們的觀念也是時代造就的,他們也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自然人,他們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是沒有選擇的。

而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我們探討“原生家庭”,是為了瞭解自己身上的優缺點。

是為了瞭解自己的成長過程。

是為了瞭解自己為什麼會成為這樣的自己。

是為了在可行的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揚長避短,不斷成長。

是為了更好地瞭解父母,理解他們。

是為了瞭解自己的局限,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是為了覺知自己的思想與行為,更好地與親人相處。

是為了解除自己的情緒按鈕,做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爸爸)。

而不是為了聲討父母。

多年以後,你終會明白,如果你處在父母的位置,未必比他們做得更好。而你的孩子他們又會怎樣呢?是該一代代聲討下去?

還是我們,就在我們這裡抽離,活出無怨無悔的自己?

最後還是說一句,那些由於被家庭過度傷害無力抵抗生長環境的弱勢,我們不會鄙視和為難,他們不在討論之列,他們是需要外力説明的群體,對他們更多的該是關愛,在他們還沒有走出之前,請不要強求和索取。

爺爺身體不好,奶奶要照顧爺爺,洗衣做飯,伺候一家老小。唯有母親,整日在田裡幹活,硬生生被生活逼成了沒有性別。

我與哥哥都上了大學,學費生活費都是父母一塊十塊賺的,一分一角攢的,沒有借親戚朋友一分錢。

平心而論,如果我像他們一樣,祖祖輩輩是沒有文化的農民,沒有接受過任何學校教育,一輩子生活在巴掌大的天空下,周圍生活著一群和他們一樣的人,我能拼盡全力供兩個孩子讀大學,而不是讓他們早點下學幫忙幹活嗎?若處在他們的位置,我能做得更好嗎?

答案是,未必。

他們的觀念也是時代造就的,他們也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自然人,他們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是沒有選擇的。

而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我們探討“原生家庭”,是為了瞭解自己身上的優缺點。

是為了瞭解自己的成長過程。

是為了瞭解自己為什麼會成為這樣的自己。

是為了在可行的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揚長避短,不斷成長。

是為了更好地瞭解父母,理解他們。

是為了瞭解自己的局限,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是為了覺知自己的思想與行為,更好地與親人相處。

是為了解除自己的情緒按鈕,做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爸爸)。

而不是為了聲討父母。

多年以後,你終會明白,如果你處在父母的位置,未必比他們做得更好。而你的孩子他們又會怎樣呢?是該一代代聲討下去?

還是我們,就在我們這裡抽離,活出無怨無悔的自己?

最後還是說一句,那些由於被家庭過度傷害無力抵抗生長環境的弱勢,我們不會鄙視和為難,他們不在討論之列,他們是需要外力説明的群體,對他們更多的該是關愛,在他們還沒有走出之前,請不要強求和索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