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用積極傾聽時, 父母並不只是扮演一台答錄機, 重複孩子的敘述, 而是整理孩子的敘述, 並找出孩子隱藏的感受, 然後真實地幫助孩子呈現他們想要表達的一切情感和需求。 此時父母要注意的是:
1 停、看、聽
情緒感受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父母要貼切地瞭解孩子的感受, 並且適當地反映出來, 就是有效地傾聽。 要成為一個有效的傾聽者, 父母要有“全神貫注”的工夫, 包括看――眼神的接觸及注視, 聽――耳朵的接收及傳遞“我正在聽”的反映資訊, 並適時給予孩子一些反應。
事實上, 溝通並不僅是語言的交談,
Advertisiment
停:暫時停止進行中的工作, 注視孩子, 提供孩子表達感受的時間和空間。
看:仔細觀察孩子溝通時非語言的行為表現。
聽:傾聽孩子說什麼。
2 瞭解非語言的資訊。
父母如果想要成為一位有效的傾聽者, 必須對孩子溝通時的非語言行為所代表的意義有所瞭解。 通常孩子會借著下列的行為表現傳遞著不同的感受:
Advertisiment
①臉部表情。 孩子的臉部表情會隨著情緒和感受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常見有:
哭泣――可能表示孩子心理或身體受傷, 或者害羞、失望、不高興、挫折、生氣等的情緒。
微笑――可能高興、愉快, 也可能是緊張焦慮的情緒, 還可能是蔑視他人。
擲東西――一種生氣、失望、不滿、受挫情緒的發洩表現。
僵直不動――可能表示恐懼、害怕、懷疑或嚇呆了。
搖頭――否認、不同意。
點頭――同意、承認、認同。
打呵欠――無聊、沒興趣、想睡覺或精神不濟的心情。
眼神集中――表示專注、有興趣。
眼神逃避接觸――表示焦慮不安、缺乏興趣, 或是害羞的感覺。
②音調與速度。
說話結巴――可能是緊張、害怕、悲哀情緒的表現。
不說話――可能是正在思考或悲傷、沮喪、鬱悶、不高興。
說話速度很快――可能是得意、高興或緊張的情緒。
Advertisiment
重聲強調某些字――可能是對談話重點內容的強調。
孩子非語言行為的表現方式有很多種, 相同的感覺可以借著不同的非語言行為予以表達;當然一種行為亦可能代表各種不同的感受, 具有不同意義。 然而不可否認, 每個人都擁有唯一獨特的非語言行為表徵, 父母要瞭解孩子的感覺與情緒, 改善傾聽的技巧, 特別是要學習注意觀察與瞭解孩子非語言行為的意義。
3 瞭解話中隱含的意義。
當父母傾聽子女的談話時, 父母必須注意觀察子女的非語言行為。 當孩子與父母分享情緒感受時, 父母要不時地與孩子眼神接觸, 但不是緊盯不放地注視, 同時要避免打斷孩子的話, 表現出注意、輕鬆、有興趣瞭解的表情,
Advertisiment
父母這些表現最能流露“我關心, 我正在聽”的資訊。 父母傾聽孩子談話時千萬不可以到處走動、邊做事邊聽或背對著孩子, 因為這些行為可能令孩子認為你不關心他, 對他所說的一切沒有興趣。 此外, 父母要避免對孩子說:“好啦!我想我瞭解, 我知道你的意思。 ”因為這句話常常會讓孩子不想說了, 而父母所謂瞭解也許並不完全正確, 畢竟對別人的感覺我們並不能真正知道, 只能猜測罷了。
積極地傾聽最大的優點就是指出隱藏於交談背後的感受, 幫助孩子從較合理的角度來察覺自己的感受。 以下這個實例會讓各位父母更清楚整個積極傾聽的架構:
Advertisiment
女兒:“真希望偶爾也能像秀如那樣生一場大病, 長水痘也沒關係。 ”
母親:“你很希望在家休息幾天。 ”
女兒:“嗯!生病可以不用上學, 我卻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 ”
母親:“你覺得上學的壓力很大。 ”
女兒:“對!老師什麼事都叫我做, 為什麼當班長就那麼倒楣。 ”
母親:“不只是有點吧!有時候, 你真的很厭惡走入那個班級裡。 ”
女兒:“一點也沒錯, 我討厭上臺演講!討厭發號施令!討厭當會議主席!也討厭老師。 ”
母親:“你討厭學校的一切。 ”
女兒:“不是全部啦!我喜歡作文、喜歡美術, 也喜歡英文和語文。 但是, 我討厭教導主任, 每次班會就霸佔著講臺不停地講, 聽了都想吐。 ”
母親:“你一定很討厭聽這些廢話。 ”
女兒:“嗯!說什麼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他以為現在還有這種聖人存在嗎?”
母親:“你覺得當聖人是一種恥辱?”
女兒:“嗯!我討厭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你知道嗎,同學都排擠我、孤立我,說我是老師的眼線。還有一位同學,每天下課前就詛咒我被車子撞死,我快要瘋掉了……”
以上的這段對話,母親充分地運用積極地傾聽,她極力地瞭解女兒的內在感受,交談中不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價值判斷,進而澄清了女兒問題的癥結。女兒不是討厭上學,而是討厭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所背負的沉重負擔。
他以為現在還有這種聖人存在嗎?”母親:“你覺得當聖人是一種恥辱?”
女兒:“嗯!我討厭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你知道嗎,同學都排擠我、孤立我,說我是老師的眼線。還有一位同學,每天下課前就詛咒我被車子撞死,我快要瘋掉了……”
以上的這段對話,母親充分地運用積極地傾聽,她極力地瞭解女兒的內在感受,交談中不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價值判斷,進而澄清了女兒問題的癥結。女兒不是討厭上學,而是討厭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所背負的沉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