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還在對熊孩子大吼大叫?快來學學這些神奇的“咒語”!

不久前的一天, 我在電腦前處理一些雜事, 突然想起小諾好一會兒沒聲音了, 便走到客廳想看看她在做什麼。 我看到她蹲在地上, 兩隻小手正在努力做出擦洗的動作, 地板上一大灘白色膏狀的東西, 旁邊放著她每天抹臉用的嬰兒潤膚露的瓶子, 瓶蓋已經整個兒打開......

雖然意識到地上和她手上的肯定是潤膚露, 我還是不敢置信地問她:“你在幹什麼?地上的是什麼東西?”

小諾攤著雙手抬起頭看我一眼, 又低下頭打量了一下地板, 小聲地說:“這是抹臉的香香, 媽媽, 對不起!”

我用了洪荒之力才忍住咆哮,

Advertisiment
說:“以後再也不可以這樣玩了!”

小諾立馬得寸進尺地要求:“那我這次還可以繼續玩嗎?”

我想東西已經浪費了, 總要討點兒利息回來, 便點了點頭。

得到官方許可的小諾眼睛立即亮了。 她飛快地脫掉襪子, 打著赤腳踩進潤膚露裡, 雙腳都沾染了潤膚露後開始在客廳走來走去。

我很想說我同意的不是這麼個玩法, 可是看到她那麼開心, 這句話實在說不出口。

於是我眼睜睜地看著孩子沖進潤膚露堆裡, 又沖出來到處跑, 然後再沖進去, 再出來......期間因為地板太滑而兩次摔倒在潤膚露裡。

我面無表情地看她狂歡, 心裡太過五味雜陳, 以至於只剩一個念頭:開心最重要!開心最重要!

假設潤膚露本來就是玩具, 能讓孩子這麼開心也算難得!

Advertisiment

最終, 我用洗潔精清洗地板無數遍, 才確定它不會把我滑倒。

有一陣子小曦和小諾都喜歡喝優酪乳, 因此冰箱裡總備著些。

一天傍晚, 小諾站在凳子上, 努力從冰箱裡取了兩瓶出來, 說和姐姐一人一瓶。

等我做好晚飯, 端著菜走出廚房, 看到小諾坐在小凳子上, 滿臉滿頭都被優酪乳糊住了。

她的髮型非常奇特, 有各種漩渦和尖角, 眉毛眼睛都快找不到了。 小手還在優酪乳瓶子裡掏啊掏, 茶几上擺著另一個已經空了的優酪乳瓶。

我不停地跟自己說:別生氣, 別生氣!這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

然後異常冷靜地轉身去廚房收拾碗筷, 把菜和湯都端上餐桌, 招呼姐姐出來吃飯。

之後才有勇氣走近小諾, 問她這是在做什麼。

Advertisiment

“我在洗頭髮和洗臉!你看, 這是不是很像洗澡時候的泡泡?”

我“嗯”了一聲, 心裡繼續念叨“這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並把別人家的孩子拎進浴室去洗刷乾淨。

小諾喜歡吃威化餅乾, 那天她餓了鬧著要吃, 我給她打開一盒放在茶几上, 就忙自己的去了。

等我忙完回客廳, 立即被眼前的一切嚇到了, 我的第一反應是退回書房, 關上門跟自己說:我什麼也沒看見!什麼也沒看見!

假裝忙碌了幾分鐘, 才打開門走出去。

小諾身邊方圓2米, 已經看不出地板、茶几和沙發的顏色了, 萬物都遮蓋著一層巧克力威化的粉末, 呈現一種謎之棕色。

整盒威化餅乾被小諾碾碎成了極細的粉末, 她正一把一把地抓起來拋向空中,

Advertisiment
歡呼著“下雪咯!下雪咯!”然後靜等著“雪花”落得滿頭滿身, 鑽進頭髮裡, 粘在毛衣上......

我等她撒完全部的“雪花”, 心滿意足後, 才讓她跟我一起, 把沙發和茶几上的粉末全部掃到地上, 把掃地機弄過來清掃。

接著把小諾抓進浴室洗漱, 用梳子細細地梳出貼在頭皮上的“雪花”。

想了很久也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解釋這樣做不對, 說不能浪費糧食?那麼不是糧食就可以這樣玩嗎?說不能弄髒頭髮衣服和地板?那她在地上滾來滾去算不算?說洗頭洗澡很麻煩?可洗頭洗澡在她看來是如此有趣。

在三四歲孩子的眼中, 這世界上的許多東西大約只有能玩和不能玩、好玩和不好玩之分。

最後我只乾巴巴地說了句:“不能把威化餅乾這麼浪費!”心裡也知道類似的事情一定會再次發生。

Advertisiment

沒有大人陪著, 讓孩子自己玩, 就別要求她總是中規中矩。

某年某月某日, 我在陽臺洗衣服, 小諾走過來興奮地跟我說:“媽媽你看, 我找到了一根金箍棒!”

我回頭看見她拿著一根約一米長的棍子, 不停地揮舞, 並眼巴巴地望著我問像不像金箍棒。

仔細看才發現這是從衣櫃裡拆下來的掛衣杆, 我反復跟自己說:孩子有創意!像我像我!

深呼吸, 然後告訴孩子金箍棒專門打妖怪, 家裡不可以玩, 否則會敲壞窗玻璃和牆壁, 還會打到好人。

我沖乾淨滿手泡沫, 跟著孩子來到臥室, 看到衣櫃門大開著, 原本掛著的衣服滾落在衣櫃底部和地板上, 慘不忍睹!

我把“金箍棒”安裝回去, 把衣服一件一件往上掛, 心裡對自己說:孩子取下這金箍棒也費了不少力呢,精神可嘉!精神可嘉!

家裡沒有保姆阿姨做家務,媽媽無法不錯眼地盯著熊孩子,自然免不了出現各種叫人抓狂的狀況!

比如小諾曾經站在餐桌上,拉著吊燈的吊墜使勁搖晃天花板上的吊燈,以證明自己長高了。

比如她曾經把小凳子放在茶几上,然後坐在凳子上看電視。

比如她曾把整瓶洗手液倒在洗臉池裡,攪拌出一池泡沫,並用雙手把泡沫儘量均勻地甩在客廳和臥室的地板上。

比如她曾穿著兩隻不同的鞋子出門,比如她曾把米桶裡的米一把一把撒在地上,比如她曾往我煲了倆小時的湯里加了許多勺鹽......

以上種種,都曾讓我瞬間熱血上湧,立即開啟或差一點就開啟咆哮模式!

可仔細想想,孩子的種種行為還真不能全怪她,她不過是在設法自娛自樂而已。

因此,我們需要換一個角度,換一種心境看待熊孩子。

堆積如山的家務,疲憊不堪的身心,精力旺盛隨時搞破壞的熊孩子,拿著手機不動如山的老公......所有這些,都是一座又一座壓在媽媽身上的大山,讓我們的情緒容易失控。

“我什麼也沒看見”,“這是別人家的孩子”,“別吼別吼”......諸如此類的“咒語”,可以把自己從一塌糊塗的現場暫時抽離出來,讓情緒得以冷靜,避免抓狂。

這個辦法雖然自欺欺人,有時卻挺管用。

如果養成了習慣,面對熊孩子,先默念幾聲“冷靜!冷靜!”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咆哮,從而跳出“吼叫——後悔——吼叫”這樣的閉環!

每個媽媽都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需要發明幾句神奇的“咒語”,讓自己能愉快面對熊孩子,輕鬆應對生活中的各種雞飛狗跳。

心裡對自己說:孩子取下這金箍棒也費了不少力呢,精神可嘉!精神可嘉!

家裡沒有保姆阿姨做家務,媽媽無法不錯眼地盯著熊孩子,自然免不了出現各種叫人抓狂的狀況!

比如小諾曾經站在餐桌上,拉著吊燈的吊墜使勁搖晃天花板上的吊燈,以證明自己長高了。

比如她曾經把小凳子放在茶几上,然後坐在凳子上看電視。

比如她曾把整瓶洗手液倒在洗臉池裡,攪拌出一池泡沫,並用雙手把泡沫儘量均勻地甩在客廳和臥室的地板上。

比如她曾穿著兩隻不同的鞋子出門,比如她曾把米桶裡的米一把一把撒在地上,比如她曾往我煲了倆小時的湯里加了許多勺鹽......

以上種種,都曾讓我瞬間熱血上湧,立即開啟或差一點就開啟咆哮模式!

可仔細想想,孩子的種種行為還真不能全怪她,她不過是在設法自娛自樂而已。

因此,我們需要換一個角度,換一種心境看待熊孩子。

堆積如山的家務,疲憊不堪的身心,精力旺盛隨時搞破壞的熊孩子,拿著手機不動如山的老公......所有這些,都是一座又一座壓在媽媽身上的大山,讓我們的情緒容易失控。

“我什麼也沒看見”,“這是別人家的孩子”,“別吼別吼”......諸如此類的“咒語”,可以把自己從一塌糊塗的現場暫時抽離出來,讓情緒得以冷靜,避免抓狂。

這個辦法雖然自欺欺人,有時卻挺管用。

如果養成了習慣,面對熊孩子,先默念幾聲“冷靜!冷靜!”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咆哮,從而跳出“吼叫——後悔——吼叫”這樣的閉環!

每個媽媽都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需要發明幾句神奇的“咒語”,讓自己能愉快面對熊孩子,輕鬆應對生活中的各種雞飛狗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