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最近沫沫媽媽特別頭痛, 對自己的孩子沫沫已經到了無計可施的地步。
某天沫沫要參加閱讀小測試, 臨上學前沫沫問媽媽:“媽媽,
Advertisiment
媽媽逗弄沫沫說“沒有”, 沒想到沫沫臉色一變, 非常不高興地說“沒有獎勵我就不參加測試了, 你看著辦!”
一個小人兒會說這樣的話, 竟然還威脅大人!
這事兒還得從孩子上幼稚園時說起。
當時沫沫不想上幼稚園, 每次上學都要哭鬧, 正當全家人都一籌莫展時, 奶奶說:“你去上學, 放學後奶奶帶你去吃麥當勞……”
沒想到立竿見影, 漸漸地發展到“把麵條吃掉, 就可以看動畫片”, “把玩具撿起來, 獎勵吃一個糖果”, “在學校表現好, 就要獎勵孩子去遊樂場”, “聽話不哭鬧可以得到一個新玩具”, 甚至“收拾房間打掃衛生可以得到5塊錢”……
結果呢?
結果是大人給自己自掘了一個坑, 這個坑如同深不見底的深淵, 大人越陷越深,
Advertisiment
外國的一位心理學家雷珀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
他挑出一些喜歡繪畫的孩子分成兩組, 他跟一組說:“畫得好就給獎賞”, 然後跟另一組說:“想看看你們的畫”。
結果三個星期後, 第一組的孩子們大多不情願主動去繪畫, 興趣也明顯地降低了。
而第二組的孩子卻一如既往地積極繪畫。
Advertisiment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心理學家表示, 獎賞可以強化某種良性行為, 直接驅使他們去做某事, 但是漸漸地它會讓人只對獎賞感興趣, 而對被獎行為失去興趣。
物質獎勵具體有哪方面的危害?
1.孩子會變得功利
家長雖然省去了給孩子講道理的時間, 表面上看既省時又省力。
短時間內, 這樣的物質獎勵或許會對孩子做事或學習的積極性起到正面的促進作用, 但孩子一旦得到了獎勵, 漸漸地做某事就會帶著目的, 對於學習和家長要求做的事情會有懈怠情緒, 一切將盯著獎勵而為之。
2.誤導了做事情的目的
會轉移孩子學習的目的。
Advertisiment
家長把拿獎賞當作讓孩子做事情的交易, 會讓孩子養成了為獎品而行動的習慣。
會令孩子產生做事情就要拿獎勵的思維定勢, 一旦無利可圖, 孩子就失去了做事的動力, 也不能專注於學習。
3.家長將失去主動權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見識越來越廣, 胃口也越來越大, 如果家長不能滿足孩子的要求時, 想要急刹車已經不可能了, 家長只能繼續用物質驅動著孩子前進, 否則孩子就成為與家長處處作對的小壞人, 沒有獎勵對孩子無可奈何。
Advertisiment
1.儘量少跟孩子進行條件交易
條件交易對孩子身心發展不利, 會逐漸養成和家長“討價還價”的壞習慣, 在腦海中形成學習、做家務僅僅為了獲得好處的思維定勢, 從而喪失探索這些事情內在樂趣的興趣, 做事就會顯得很被動。
所以家長儘量少與孩子進行條件交易。
2.即使物質獎勵, 也不該獎勵結果
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時, 應該是獎勵孩子好的行為, 而不是事情的結果。
比如告訴孩子:“你這一個學期學習很努力, 進步比較大,你自己從中獲得了自信,爸爸媽媽也很高興,所以給予你獎勵。”
謹防陷入物質獎勵的怪圈。
3.少用物質獎勵,多給予精神鼓勵
家長在選擇激勵方式的時候,不妨多給孩子一些精神鼓勵,而不是物質獎勵。
精神激勵孩子的方法有語言和行為兩種,低層次上的激勵是語言,高層次的激勵則是行為上的表達。
比如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個賞識的眼神就有可能讓孩子銘記一輩子。
進步比較大,你自己從中獲得了自信,爸爸媽媽也很高興,所以給予你獎勵。”謹防陷入物質獎勵的怪圈。
3.少用物質獎勵,多給予精神鼓勵
家長在選擇激勵方式的時候,不妨多給孩子一些精神鼓勵,而不是物質獎勵。
精神激勵孩子的方法有語言和行為兩種,低層次上的激勵是語言,高層次的激勵則是行為上的表達。
比如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個賞識的眼神就有可能讓孩子銘記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