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使用吸奶器警惕三誤區

在使用吸奶器的時候, 媽媽們會存在什麼的誤區呢/

誤區一:因怕痛用吸奶器代替寶寶吮吸

羅豔霞介紹, 剛開始給寶寶餵奶時, 大多數產婦都會有乳☆禁☆頭疼痛的感覺。 “這種現象很正常, 因為女性的乳☆禁☆頭很嬌嫩, 被孩子大力吸後就會感到疼痛。 ”

但現在一些“嬌氣”的媽媽卻因為怕痛很快就放棄了哺乳, 要麼給孩子餵奶粉, 要麼使用吸奶器, 結果使乳腺無法得到及時的疏通。

羅豔霞表示, 用吸奶器吸奶肯定沒有讓寶寶直接吮吸那麼痛, 但再好的吸奶器也不如寶寶直接的吮吸有利於乳腺的疏通。 而且,

Advertisiment
用吸奶器吸出的奶, 還要再用奶瓶喂給寶寶吃, 容易使寶寶產生乳☆禁☆頭錯覺。

使用吸奶器警惕三誤區

醫生建議:堅持哺乳, 乳☆禁☆頭通常能很快適應

事實上, 許多最終成功哺乳的例子都證明, 如果能堅持過最初那幾天, 媽媽的乳☆禁☆頭通常很快能適應寶寶的吮吸。 “哺乳其實就像開水龍頭的開關, 媽媽們要記住餵奶時把整個乳暈都塞進寶寶嘴裡, 只要以正確的方式打開‘水龍頭’, 水就會很順暢地流出來。 ”羅豔霞建議, 媽媽們如果不是有特殊原因無法哺乳, 應在寶寶一出生時就堅持母乳餵養, 特別是頭7天, 最好讓孩子直接用嘴吮吸。 她提醒說, 有些媽媽有乳☆禁☆頭凹陷或扁平的情況, 孩子不容易吮吸, 可使用乳☆禁☆頭牽引器慢慢拉長乳☆禁☆頭,

Advertisiment
也可將乳☆禁☆頭保護罩罩在乳☆禁☆頭上, 通過孩子的吮吸使乳☆禁☆頭變長。

誤區二:過度使用吸奶器損傷乳☆禁☆頭

“有些媽媽以為吸奶器是萬能的, 殊不知如果使用不當, 吸奶器同樣會損傷乳☆禁☆頭。 ”羅豔霞指出, 如果在乳腺管沒有疏通的情況下使用吸奶器, 反而可能越吸越堵。 “最近我們就遇到一位產婦, 因為整晚使用吸奶器, 結果把乳☆禁☆頭吸得發生水腫, 整個乳☆禁☆頭又腫又硬。 ”她分析說, 女性的乳腺管分佈就像一把傘, “假如上面的乳腺管堵塞, 光吸乳☆禁☆頭和乳暈部分是吸不出奶的。 ”由於吸奶器吸奶時會加壓在乳☆禁☆房上, 時間一長會使局部軟組織損傷, 進而造成水腫。

醫生建議:吸奶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

羅豔霞表示, 自然分娩的產婦在產後第二天、剖宮產產婦在產後第三天出現產後生理性乳脹,

Advertisiment
此時只要堅持讓寶寶正確地吸吮, 通常都能將乳腺管疏通。 “如果要用吸奶器, 一定要首先保證乳腺管是通暢的。 假如吸奶器已經造成乳☆禁☆頭嚴重水腫, 聯手法按摩都要停止, 只能先讓乳☆禁☆頭充分休息。 ”

她同時提醒說, 媽媽們用吸奶器吸奶, 時間不要過長, “一般情況下, 兩邊乳☆禁☆房加起來不要超過半小時。 ”

誤區三:奶過多不懂用吸奶器吸出

“還有一部分媽媽奶水特別多, 寶寶吃不完, 卻不懂得用吸奶器把多餘的乳擠出來。 這樣也容易導致乳腺堵塞。 ”羅豔霞表示, 奶水尤其是後乳營養特別豐富, 如果長時間堵塞在乳腺管內, 容易滋生細菌, 導致病理性乳脹, 此時乳☆禁☆房摸上去感覺特別痛,

Advertisiment
媽媽們往往很痛苦, 有些媽媽還會發燒, 甚至患上乳腺炎。

此外, 寶寶剛開始吃奶時, 如果媽媽乳☆禁☆房中積了太多奶, 出現噴乳反射, 導致孩子來不及吞咽, 很容易嗆到, 或乾脆拒絕吸奶。 而且乳☆禁☆房脹得太大時, 孩子也不容易含住乳暈。

醫生建議:餵奶後應將多餘的奶吸出

羅豔霞建議特別多奶的媽媽, 可以在哺乳前先用吸奶器把前乳擠出來一些, 等乳☆禁☆房稍微變軟一些再讓寶寶吮吸。 如果哺乳後覺得乳☆禁☆房仍脹, 感覺還有奶沒有吃完, 媽媽也可以用吸奶器將剩餘的奶擠出來。

“我發現最容易發生乳腺管堵塞的地方是乳☆禁☆房的外側和外上側, 因此媽媽們餵奶前可先用熱毛巾敷這些地方。 也可以先擠些乳汁到乳☆禁☆頭上,

Advertisiment
軟化乳☆禁☆頭, 讓孩子更容易吸住。 ”她表示, 如果發現乳☆禁☆房因脹奶出現局部充血和水腫, 可自己先在家嘗試按摩, 擠出積乳, 如果沒有好轉應及時就醫, 以免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一旦發展成乳腺炎, 就要用藥物治療, 甚至切開排膿。

小編點評:產後媽媽們要堅持哺乳, 不要覺得吸奶器沒那麼疼, 就只用吸奶器。 這會讓媽媽們的乳腺得不到很好的疏通而讓媽媽們的乳腺堵塞, 還有產後媽媽們要把多餘的奶水吸出來, 用吸奶器的時間不要太長, 否則很容易會讓乳☆禁☆頭受傷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