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來 說說產後為啥你心裡不痛快

1.大家關心孩子多過於自己

有一句話說得好, “女人是一天的公主, 十個月的皇后, 一輩子的操勞。 ”很多女性產後患心理疾病, 和產前產後的身份地位變化有關係。

·在孕期, 准媽媽是大家注目的主角, 享受著眾星捧月般的寵愛, 而產後大家的注意力可能都會集中在新生寶寶身上, 給予寶寶更多的關注和愛護, 新媽媽主角的地位似乎被取代了, 失落的情緒就會油然而生。

·在現代家庭中, 孩子永遠不會缺少人愛。 而相對的, 剛剛生完孩子的產婦, 會有受冷落的感覺, 導致敏感脆弱的她們情緒低落抑鬱。

Advertisiment
所以提醒當了爸爸的男人們, 回到家裡要多抱太太少抱孩子。

2.沒能得到充分休息

很多產婦都沒辦法得到充分的休息, 特別是一個人帶孩子的新媽媽。 由於休息不充分, 精神勞累, 又得不到他人的幫忙和理解, 很容易患上心理病。

·新生寶寶每天要吃8-12次奶, 媽媽除了餵奶, 還要給寶寶拍嗝、換尿布、洗洗涮涮的, 白天夜裡都不能睡整覺, 很多媽媽每天困得睜不開眼, 不知道要熬到哪天算個頭。

·有些媽媽雖然每天都很困倦, 但真的有時間睡覺時又不敢睡, 總是擔心自己睡著了寶寶出現什麼狀況, 寶寶的一點兒小響動都能讓媽媽一骨碌爬起來。 長時間的過度緊張, 可能導致神經衰弱, 那時媽媽就是想睡覺都睡不著了。

·初為人母的新媽媽,

Advertisiment
常常由於沒有經驗或比較緊張, 搞得自己手忙腳亂的, 無法好好地照顧寶寶, 最後因為身心俱疲而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勝任母親的角色。

3.擔心身體的恢復情況

產婦擔心身體恢復情況不佳, 或者是身材無法恢復到以前的樣子, 甚至是由於母乳分泌少、惡露排出多等問題而感到困擾, 從而患上了產後心理疾病。

·有很多新媽媽經過懷孕和生產, 體重增加, 體形也變得肥胖臃腫, 從而擔心自己的身材不能恢復, 因此對於當初懷孕有點後悔, 甚至心中充滿煩躁和悔恨。

·十月懷胎, 會讓媽媽們發生許多身體上的變化, 如肥胖、長斑、妊娠紋等等, 而這些變化並不能在產後得到立即恢復, 並成為新媽媽們患上產後抑鬱的導火索。

Advertisiment

·產後最初幾個月一直掉頭發, 看著每天掉的頭髮, 這是要變成禿頭的節奏嗎?如果以後都長不出頭髮腫麼辦?

4.其他原因

·對角色轉換的不適應

有很多做了媽媽的女性, 其實自己還像個小女孩, 仍然需要丈夫和家人的關愛和幫助, 突然生命中多了一個這樣鮮活的小生命, 自己擔負起為人母的巨大責任, 一時對這種角色轉換可能難以接受和適應, 因而就產生焦慮或抑鬱的情緒。

·對寶寶性別期待的落差

重男輕女的傳統落後觀念到如今依然存在, 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則更為明顯, 一些新媽媽因為生了女孩兒而自怨自艾, 有時再加上家人和丈夫的惡劣態度, 新媽媽產後就會產生消極的心理情緒。 因此,

Advertisiment
新媽媽和家人在產前就應樹立生男生女一樣的觀念, 家人也應多體諒新媽媽, 讓她產後保持愉悅的心情。

·生產方式不如人意

有些新媽媽原本想自然生產, 卻因為生產過程不順利而實施了剖宮產, 所以會感到很失望, 加上手術後傷口疼痛的困擾, 而有悔不當初的感覺。 如果新生兒健康狀況不佳(生病等), 也會讓新媽媽因擔心寶寶未來的健康而憂心忡忡, 這些都會引起新媽媽不良情緒的出現。

二、產後如何做好心理調節

1、產後別讓過多人打擾

產後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時間, 過度困乏直接影響新媽媽的情緒。 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打擾, 特別是親朋好友的探視。

2、儘快認同母親角色

新媽媽要運用母親角色, 關心、愛護、觸摸小寶貝,

Advertisiment
經常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 積極採取母乳餵養, 這些有助於新媽媽消除自認為無能的心態。

3、最好回娘家坐月子

在娘家坐月子, 熟悉的環境、至愛的親人, 可以幫助新媽媽化解照料小寶貝的無措感, 減輕她們的身體痛苦和內心煩惱等, 經常過問她們的痛癢, 能有效緩解產後抑鬱。

4、不要把自己完全閉鎖在家裡

如果身體沒有不舒服, 天氣較好時可帶小寶貝外出散步, 吸吸新鮮空氣, 讓心情開朗起來。 最好能與好友們在一起, 安全度過心理危機。

5、及時釋放不良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