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便便看出身體疾病 你家寶寶便便正常嗎

蛋花湯樣便便

黃色、水分多、糞質少, 可能表示有病毒性腸炎了, 這種疾病多發於4個月後的寶寶。 4個月內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水分也很多, 但如果食欲正常、體重增長良好, 那沒有問題。

應對方法:如果寶寶便便變少, 突然變成蛋花湯, 那就要及時帶寶寶就醫。

油珠型便便

糞便呈淡黃色, 液狀, 量多, 發亮, 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不可以滑動, 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或吸收不良, 多見於人工餵養兒。

應對方法:需要調整飲食結構, 可以適當增加碳水化合物。 如果寶寶大便一直是“油性”的, 同時體重增長不夠,

Advertisiment
應該帶他去看醫生。

深棕色泡沫型便便

大便中有大量泡沫, 呈深棕色水樣, 帶有明顯酸味。 這可能是由於嬰兒攝入過多的澱粉類食物, 並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所引起的。

應對方法:如果不是腸道感染, 那就應該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 減少輔食中的澱粉類食物。

臭雞蛋型便便

大便中有大量泡沫, 呈深棕色水樣, 帶有明顯酸味。 這可能是由於嬰兒攝入過多的澱粉類食物, 並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所引起的。

應對方法:如果不是腸道感染, 那就應該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 減少輔食中的澱粉類食物。

綠鼻涕型便便

黃糞便量少, 次數多, 呈綠色粘液狀。 這種大便也稱“饑餓性大便”, 往往是因為餵養不足引起的。

應對方法:增加母乳餵養次數,

Advertisiment
如果母乳分泌不足, 就要考慮混合餵養了。

巧克力型便便

硬邦邦的, 可以在地面上滾動的便便, 可能是胃或腸道上部出血或服用治療貧血的鐵劑藥物所致。

應對方法:注意觀察, 如果寶寶沒有不適就無大礙, 如果不放心, 可暫停服用鐵劑。

血櫻桃便便

寶寶的大便中帶血, 通常呈紅色或黑褐色, 或夾帶有血絲或血塊等。 呈鮮紅色問題在直腸或肛門;呈暗紅色, 注意排除腸套疊或壞死性腸炎。

應對方法:首先應排除寶寶是因為服用了鐵劑或大量含鐵食物導致的便便顏色異常, 如無法判斷, 請儘快帶寶寶就醫。

寶寶不同月齡段的便便

1、新生兒期:墨綠色

估計寶寶來到人世的第一次大便沒少嚇著父母, 墨綠墨綠的一大堆,

Advertisiment
嚇得爸爸們跑去叫醫生。 剛生下來的寶寶, 即使沒吃一點東西, 出生後6-12小時也會拉出墨綠色胎便。 積存了9個月的胎便必須借著頻繁的排便才能清除乾淨, 一般需要延續2-3天, 每天3-5次, 濃重的墨綠色才能消失。

胎便通常沒有臭味、狀態黏稠、顏色近墨綠色, 主要由寶寶在胎內吞入的羊水和胎兒脫落的上皮細胞、毳毛、皮脂以及膽汁、腸道分泌物等組成。 這些與生俱來的東西很難洗淨, 有經驗的老人會告訴寶寶的父母, 頭幾天一定要包紙尿褲而不是尿布。

小編提醒:胎便並不是壞“臭臭”, 早產兒排胎便的時間有時會有所推遲, 這主要和早產兒腸蠕動功能較差或寶寶進食延遲有關。

2、母乳餵養期:金黃色

吃母乳的寶寶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

Advertisiment
均勻如軟膏狀, 且無臭味, 大便次數偏多, 一般每天2-4次為正常, 有的可稍多1-2次, 這都屬於正常現象。

用牛奶餵養的寶寶大便較少, 每天便次在1-2次, 稍有臭味。 喝配方奶的寶寶有時大便會黃中帶綠或青綠, 這是因為配方奶粉中含有鐵質等營養元素, 當寶寶對奶粉中的鐵質吸收不完全時, 多餘的鐵質就會使大便帶綠色, 這情形是正常的。

混合餵養的小寶寶, 大便與喂牛奶的寶寶相似, 但較黃、軟。 添加穀物、蛋、肉、蔬菜等輔食後, 大便性狀接近于成人, 每日一次。

嬰寶寶大便的次數和質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狀況, 家長若能重視對嬰寶寶大便的質地、色樣和次數的觀察, 正確地識別正常和異常的大便,

Advertisiment
有助於早期發現寶寶消化道的異常, 為診斷疾病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3、吃輔食以後的便便:顏色較暗

寶寶從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 隨著寶寶輔食數量和種類的增多, 寶寶便性開始慢慢接近成人, 開始變得顏色較暗。

小編提醒:這也不算是壞“臭臭”, 吃較多蔬菜、水果的寶寶, 大便會較蓬鬆。 如果是魚、肉、奶、蛋類吃得較多的寶寶, 因為蛋白質消化使然, 大便就會比較臭。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