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小遊戲

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小遊戲

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小遊戲 在孩子的生活中, 遊戲是一種自然的表現, 孩子透過遊戲運用大小肌肉, 學習手眼協調, 也透過遊戲瞭解自己、他人以及周遭環境之間的關係;在遊戲中, 孩子抒發自己的情緒、學會解決問題, 也學習解決與他人之間的衝突。 到了學步期, 孩子藉著語言探索, 開始學習分辨自己與他人、物品之間的關係。 大約三歲半之後, 孩子在遊戲中能應用完整的語言類型, 出現類似成人的生活會話。 在此提供各位家長一些小遊戲, 説明孩子語言的學習和發展:

Advertisiment

(一)驚奇箱

將圖卡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物, 放入紙箱或桌子底下, 讓孩子以摸彩的方式逐次挑選出一樣物品, 引導孩子說出該物品的名稱, 並以肢體呈現該物品的一項主要特徵, 例如:「這是小鳥」, 並同時做出拍動翅膀的動作。 描述「小鳥有長長的翅膀, 小鳥會飛」給孩子聽。

出現孩子不認識的物品時, 父母介紹該物品的名稱, 宜注意音調的抑揚頓挫以及稍微放慢速度, 並讓孩子跟著複述一次, 增加詞彙累積, 並加深印象。

*設計目的:名詞是孩子最先學會的詞性, 可配合肢體動作的呈現、鮮豔的顏色或聲音效果, 吸引孩子的注意和強化記憶。 在室內或戶外皆可進行命名遊戲, 藉此讓孩子認識物品的名稱。 當孩子記憶力較好時,

Advertisiment
您即可加入物品的形容描述。

(二)猜一猜

在一固定可見的範圍內(例如:客廳、臥室), 由孩子先提問:「你看到什麼?」, 家長則依選定的目標(例如:電扇), 給予相關的提示:「我看到一個圓圓的」、「會轉動的」……等線索, 讓孩子依據這些線索猜出謎底。

孩子熟悉規則之後, 則多由家長提問, 讓孩子提示線索, 增進語彙表達機會。

*設計目的:讓孩子練習將物品的名稱、功能和外觀等性質做一結合。 此外, 孩子在聆聽線索時也必須學習專心, 依據條件尋找符合的物品。

(三)毛毛蟲

善用孩子容易琅琅上口的念謠型式, 進行創意改編。 例如:「一根手指頭、一根手指頭, 變來變去變成(毛毛蟲)。 兩根手指頭、兩根手指頭, 變來變去變成(小白兔)……」。 上述括弧內的詞彙皆可隨意更換。

Advertisiment

*設計目的:利用現成念謠的改編, 帶入肢體的小動作, 也可以讓孩子想像發揮動作創意, 孩子會更喜歡呵!

(四)我要去○○玩

家長先指定一些環境地點, 最好有具體圖片提供, 然後和孩子討論到某個地點, 例如:海邊玩時, 需要帶哪些東西呢?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 可先將相關的物品擺在桌上, 讓孩子可以邊看邊講, 玩接詞的遊戲, 降低遊戲的問難度。 由孩子先開始看著圖片講, 例如:「我帶著(帽子)去海邊」;第二人則說:「我帶著(帽子、泳衣)去海邊」;第三人:「我帶著(帽子、泳衣、水壺)去海邊」。 依此類推, 不但要重複剛剛提到的物品, 並且加入新的名稱, 慢慢累積語彙。 上述括弧內的詞彙皆可隨意更換。

Advertisiment

*此遊戲幫助訓練孩子的專心和記憶。 也可以利用故事接龍的方式, 將所有物品進行串連, 加以變化。

除了上述的語言小遊戲之外, 不同種類的玩具或玩法也能引導孩子產生不同的遊戲行為呵!當孩子以假裝的語氣扮演某個角色時, 他們同時也在練習語言的聲音與結構, 並透過與家人或同儕的遊戲與互動, 學習如何使用語言和他人溝通, 也藉此發現語言的社會功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