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 父母與孩子的互動越早、越多, 越有助於開發孩子的感官能力、運動能力和智力。 媽媽與孩子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遊戲。
科學研究發現, 嬰兒時期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 出生後12個月, 嬰兒腦部發育比出生時增長了175%。 所以抓住寶寶大腦發育的高峰期, 多陪寶寶“玩”, 能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讓孩子更聰明!
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在帶娃過程中實踐過的, 覺得對孩子比較有益的遊戲。
★ 視覺遊戲
◆ 媽媽在這裡(0-3個月)
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只能看到物體的大致輪廓, 這時候他們對媽媽的臉部輪廓是最敏感的,
Advertisiment
◆ 看看什麼在動(1-6個月)
慢慢地, 孩子開始喜歡看運動的物體, 這時候可以拿著玩具在孩子的面前左右晃動, 鍛煉孩子的追視能力。
當時朵爸給朵朵買了一個旋轉床鈴, 每當床鈴在轉時, 朵朵都會看得很認真, 有時還激動得手舞足蹈, 想伸手去捉床鈴。
注意:無論是在寶寶的小床掛什麼玩具, 最好隔天改變玩具的位置, 以免寶寶出現偏頭或斜視的情況。
◆ 這種顏色真好看(4-12個月)
寶寶在前4個月只能區分黑色和白色, 4個月以後才會對顏色有感覺。 這個時期, 他們的眼睛會聚焦在顏色比較鮮豔的物體上。 尤其對紅、黃、綠、橙、藍有特別的偏好。
Advertisiment
★ 聽覺遊戲
◆ 聊天(0-12個月)
孩子雖然暫時聽不懂大人在說什麼, 但是當媽媽對孩子的咿咿呀呀有積極的反應時, 孩子會因為獲得了安全感, 而表現出非常享受的表情。
另外, 在給孩子餵奶、洗澡、換尿布的過程中, 都可以給孩子說話, 告訴孩子你們在幹什麼, 豐富孩子的語言環境。
◆ 聽聽什麼在發聲(0-24個月)
促進孩子的聽力發育, 可以在平時多給孩子聽各種各樣的聲音。 搖晃風鈴、用筷子輕敲盤子、門鈴的聲音、電話的聲音等, 對孩子來說都是非常美妙的音樂。
外出的時候, 可以引導孩子聽各種戶外的聲音:鳥叫聲、狗叫聲、汽車鳴笛聲等,
Advertisiment
★ 觸覺遊戲
◆ 抓手指(0-6個月)
如果你將手指靠近孩子的小手, 哪怕是剛出生的嬰兒, 都會無意識地抓住, 並且抓得很穩。 所以想要促進孩子的觸覺發育, 可以多跟孩子玩抓手指的小遊戲, 鍛煉孩子的手指抓握能力, 這通常是我們和孩子玩的第一個觸覺遊戲。
◆ 彈鋼琴(0-12個月)
給孩子洗澡或者和孩子躺在床上玩耍的時候, 可以用你的手指在孩子的身上“彈鋼琴”, 孩子會很喜歡這種“遊走”的觸覺體驗。
◆ 摸摸小水滴(7-24個月)
可以說, 孩子對水的觸覺是沒有抵抗力的,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和水接觸的感覺。 當你將孩子的小手放到水龍頭下面,
Advertisiment
★ 運動遊戲
◆ 手腳蹬球(3-6個月)
讓孩子躺在遊戲墊上, 用手腳觸碰玩具架子上的小球, 能很好地鍛煉孩子的手腳大動作。 當孩子蹬准了一個球, 別忘了給孩子鼓勵, 遊戲過程要保持交流和互動。
◆ 撕紙(6-12個月)
通常孩子6個月後, 精細動作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這時候可以嘗試和孩子玩撕紙的遊戲。 遊戲過程中, 你可能會發現孩子很喜歡拿著最細小的紙片來玩, 這就對了, 說明孩子的手指靈活性越來越好了!
◆ “翻山越嶺”(8-12個月)
這個遊戲可以鍛煉孩子的肢體運動能力。 孩子學會爬以後, 可以把枕頭靠墊堆成一個大垛,
Advertisiment
◆ 同步走(10-18個月)
到了孩子學走路的月齡, 大人可以光著腳, 讓孩子的兩隻小腳分別踩在自己的腳面上。 大人彎腰邊扶著孩子, 邊往前走。 這個遊戲會讓孩子體驗到走路的感覺, 也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平衡站立的感覺, 有利於孩子學習走路。
★ 智力遊戲
◆ 照鏡子(6-12個月)
6個月大的寶寶開始對複雜的圖形感興趣, 並且對人的面孔識別能力得到發展。 如果你將孩子抱到鏡子前, 你會發現他很喜歡注視著鏡子裡的自己。
和孩子照鏡子的過程中, 媽媽可先說:“寶寶的眼睛呢?”這時就指著孩子的眼睛說:“這是寶寶的眼睛。”中間的停頓讓孩子有一個想的過程,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慢慢地,孩子會明白鏡子中的是自己,同時進一步認識人的五官。
◆ 指認遊戲(8-24個月)
指認遊戲實際上是視覺、言語、記憶等能力的結合。一開始和孩子玩指認遊戲,大人要積極地在孩子面前“自問自答”,因為此時的孩子對物品的概念不明確,同時也還不會說話。
“這個是什麼?寶寶知道嗎?”停頓一下,看看孩子的反應,再回答“哦,這是大西瓜。”多次重複,孩子會慢慢接受這個資訊,並且慢慢做到“輸出資訊”,即理解這些物品是什麼,並且能準確說出這些物品的名稱,回答大人的問題。
◆ 藏貓貓(9-18個月)
9個月前的孩子,外界物體在他的腦海裡還不能形成具體的概念,9個月以後就有了這種能力。當你把一個小球放在他的面前,然後用一塊小手絹遮起來,問孩子:“小球哪裡去了呢?”孩子此時必然是一臉不解的表情,當你把手絹拿開,小球重現出現在孩子的眼前,告訴孩子:“哦,小球在這裡!”孩子會表現出驚喜的表情。
這個遊戲可以增加孩子客體永久性的概念,讓孩子意識到,雖然小手絹遮住了小球,但小球並沒有消失,就在手絹後面,拿開手絹,小球就會出現。
◆ 有樣學樣(13-24個月)
當孩子開始會走路,並且開始牙牙學語了,這時候他們會迫切地模仿大人的一切行為。開始喜歡自己用勺子吃飯,甚至大人做家務的時候,也在一邊模仿。這時候不妨讓孩子加入你的行列,鼓勵孩子有樣學樣,促進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陪娃的過程,實際就是遊戲的過程。和孩子做這些小遊戲並不會花費很多時間,只要我們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多花一點時間和心思,就能更好地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育,同時讓親子關係更加親密,何樂而不為呢?
媽媽可先說:“寶寶的眼睛呢?”這時就指著孩子的眼睛說:“這是寶寶的眼睛。”中間的停頓讓孩子有一個想的過程,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慢慢地,孩子會明白鏡子中的是自己,同時進一步認識人的五官。
◆ 指認遊戲(8-24個月)
指認遊戲實際上是視覺、言語、記憶等能力的結合。一開始和孩子玩指認遊戲,大人要積極地在孩子面前“自問自答”,因為此時的孩子對物品的概念不明確,同時也還不會說話。
“這個是什麼?寶寶知道嗎?”停頓一下,看看孩子的反應,再回答“哦,這是大西瓜。”多次重複,孩子會慢慢接受這個資訊,並且慢慢做到“輸出資訊”,即理解這些物品是什麼,並且能準確說出這些物品的名稱,回答大人的問題。
◆ 藏貓貓(9-18個月)
9個月前的孩子,外界物體在他的腦海裡還不能形成具體的概念,9個月以後就有了這種能力。當你把一個小球放在他的面前,然後用一塊小手絹遮起來,問孩子:“小球哪裡去了呢?”孩子此時必然是一臉不解的表情,當你把手絹拿開,小球重現出現在孩子的眼前,告訴孩子:“哦,小球在這裡!”孩子會表現出驚喜的表情。
這個遊戲可以增加孩子客體永久性的概念,讓孩子意識到,雖然小手絹遮住了小球,但小球並沒有消失,就在手絹後面,拿開手絹,小球就會出現。
◆ 有樣學樣(13-24個月)
當孩子開始會走路,並且開始牙牙學語了,這時候他們會迫切地模仿大人的一切行為。開始喜歡自己用勺子吃飯,甚至大人做家務的時候,也在一邊模仿。這時候不妨讓孩子加入你的行列,鼓勵孩子有樣學樣,促進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陪娃的過程,實際就是遊戲的過程。和孩子做這些小遊戲並不會花費很多時間,只要我們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多花一點時間和心思,就能更好地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育,同時讓親子關係更加親密,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