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俄羅斯:敬老教育從嬰幼兒開始

俄羅斯社會尊老愛老蔚然成風。 這和俄羅斯人注重對孩子“敬老教育”是分不開的。

在孩子剛剛學會說話時, 年輕的父母就在孩子學會叫爸爸、媽媽的同時, 要求他也會叫爺爺、奶奶。 孩子稍大後, 他們便向孩子解釋,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是爸爸、媽媽的父親母親, 要求孩子對老人比對自己的父親母親更為尊敬。

當孩子3歲時, 俄羅斯的父母就要求他牢記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生日。 4歲則要能報出老人的正確年齡。 他們讓孩子瞭解老人的嗜好, 並鼓勵孩子跟老人同樂。 5歲的維佳透露, 他學下棋就是為了能常跟爺爺“殺上一盤”,

Advertisiment
以便讓老人“高興高興”;此外, 他還經常陪伴老人去郊外釣魚。

如果沒跟老人住在一起, 俄羅斯父母再忙也不忘定期攜帶孩子去看望老人, 讓孩子為老人提供幫助。 當知道奶奶“眼神不好”難以看書時, 小安娜就把書中的故事一篇又一篇地朗讀給老人聽。 小伊凡則經常為耳背的爺爺大聲“傳達”別人的話語。

當老人生病時, 年輕父母教孩子將藥或水送到老人的床榻前, 並教他學會說諸如“您感到好些了嗎?”、“您很快就會恢復健康的。 ”之類的問候語或祝福語。 當老人寂寞時, 他們鼓勵孩子陪老人聊天, 同時, 還向孩子強調, 對老人的口囉嗦、嘮叨一定要有耐心, 絕不能譏笑老人隨時可能出現的詞不達意。

Advertisiment
有些老人上了年紀, 脾氣變得不那麼隨和, 俄羅斯父母就要求孩子面對老人的種種“奇怪表現”應保持心態平和而寬容。

俄羅斯父母教育孩子, 人一旦老了動作會變得笨拙, 步履會變得蹣跚, 身材會變得難看, 每個人, 甚至包括孩子自己, 老了都會這樣。 這樣, 孩子便不會再覺得老人“難看”或“可笑”。

在俄羅斯, 托兒所與敬老院常常結成“對子”互訪。 這不僅給老人孤寂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樂趣, 而且為孩子熟悉更多老人提供了機會。 俄羅斯父母鼓勵稍大些的孩子跟長輩以外的更大範圍的老人接觸, 如幫助步履蹣跚的老人過馬路;向公園裡正在健身的老人問好;在公車上給老人讓座;等等。 教育孩子對來訪的陌生的老年朋友,

Advertisiment
應如同自己的老年長輩一樣尊重和尊敬。 有的父母還為孩子創造更多跟老科學家、退休教師、衛國戰爭時期的英雄等老人接觸的機會, 讓孩子明白, 雖然他們已經年邁, 但他們的功績不可磨滅。 並鼓勵孩子將節省下來的零用錢捐獻給孤寡、殘疾老人。

由於俄羅斯父母以身作則, 社會敬老氣氛濃郁, 因而孩子從小就具有敬老的美德。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孩子的性教育從幾歲開始比較合適?

    兒童在三歲之前就可以進行性教育,但是兒童最佳的性教育年齡是在孩子三至七歲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如果家長可以做到很好的引導作用,那麼孩子的身心會得到非常健康的發展,孩子的性教育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是非常... [詳細答案]

  • 1回答

    嬰幼兒早期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嬰幼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啟發寶寶們怎樣去思維以及讓寶寶在思維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以及帶給寶寶們快樂是尤為重要的因素。寶寶的感知覺器官,需要有相當的刺激輸入和鍛煉才能得以發展。這是人對客觀世界認識的第一... [詳細答案]

  • 2回答

    嬰幼兒早期教育書籍?

    比較好的有《馮德全早教》完全版,指導性很強,而且有很多的實例。國外的早期教育書籍有鈴木《兒童早期教育》,《童年的秘密》奧爾夫的音樂教育法,蒙特梭瑞《有吸收力的心靈》,福祿貝爾的書籍都很好的。如果媽媽... [詳細答案]

  • 1回答

    0-3歲嬰幼兒的教育重點是什麼?

    0-3歲的嬰幼兒,最主要的就是培養寶寶良好的習慣和良好的性格習慣,不能讓寶寶嬌生慣養的,要教寶寶認識對錯,在平常的玩耍中練習專注力,糾正性格上的偏差,要學會誠實,對任何人都要有禮貌,循序漸進的培養各... [詳細答案]

  • 3回答

    九年義務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

    《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以推遲到7周歲入學。”6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入學。對於不足6歲的兒童,各區教體局有關人...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