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保護和幫助孩子得有個限度

星期六上午, 鑼鑼玩得正高興, 突然對幼稚園老師說肚子疼。 老師要帶他去看醫生, 他說:“不去, 求求您了, 我怕打針。 ”老師很著急, 鑼鑼說:“老師, 您別害怕, 我不疼了。 您給我媽媽打個電話。 ”老師問:“他們在家嗎?”孩子說:“都在家。 今天是大人的休息日, 他們應該看著我, 不能讓他們自由地玩兒。 ”過了一會兒, 他媽媽來了, 問清情況, 說:“老師, 他騙你們呢!”鑼鑼說:“我要不說肚子疼, 你怎麼會來接我呢?”

分析

這看起來是一個好玩的故事, 其實包含著非常嚴肅的內容。 他們的家庭教育正走在一條十分危險的路上。

鑼鑼的自我中心,

Advertisiment
已經發展到比較嚴重的地步。 在他看來, 父母是屬於他的, 是他的僕人, 應該圍著他轉。 這家的人際關係已經不正常了, 失去了平等, 父母失去了自我, 失去了獨立性。

有些父母會這樣想:我失去點沒關係, 我有奉獻精神。 可惜這不是奉獻精神, 而是一種奴隸性!真正有自尊、有獨立人格的父母是絕不會給孩子當奴隸或使喚丫頭的。 父母給孩子作出失去自尊的榜樣, 孩子長大了也絕不會有真正的獨立性和自尊心, 他或者認為別人都應該是自己的奴隸, 或認為自己應該給別人做奴隸, 遇到羊他是狼, 遇到狼他是羊, 總之是沒有平等意識, 因為他生來在家庭裡見到的第一個人際關係模式就沒有平等可言。

辯論

正方:有些父母可能要責問:“難道我不應該照顧孩子嗎?難道我對孩子漠不關心倒是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嗎?”

Advertisiment

反方:當然, 照顧孩子是必須的, 但問題是, 這種保護和幫助要有個限度, 不可過分。 孩子有孩子的生活, 父母有父母的生活。 父母為了孩子的前途, 當然可以犧牲自己的一些時間和精力。 但是, 不能犧牲到“失去自我”的程度。 雙休日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 但也應該有適當的獨立活動的時間, 不能一切都圍著孩子轉。

舉例

我聽到這樣一件事。 一位美國母親, 在休息日前對孩子說:“我照顧你一周了。 明天禮拜日, 我想休息一下, 把自己借走一天, 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你自己在家裡照顧自己, 可以嗎?”孩子很高興, 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立的願望。

Advertisiment
我覺得這是對的。 她給孩子作出了人與之間正確關係的榜樣:既互相關心, 又各自獨立。 遺憾的是, 我們卻不時看到與這位美國母親正相反的做法:高興時, 為孩子當奴隸, 不管孩子真需要假需要都予以滿足;不高興時, 只顧自己打麻將, 連飯都不給孩子做——既沒有真正的互相關心, 也沒有真正的各自獨立。

預後

鑼鑼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他們應該看著我, 不能讓他們自由地玩兒。 ”這是奴隸主式的語言, 君王式的語言。 鑼鑼已經被慣壞了, 心靈受到了封建毒素的污染。 而且, 鑼鑼已經學會了用說謊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此發展下去, 孩子品德也堪憂。 特別令人著急的是鑼鑼媽媽的麻木, 她似乎完全沒有看到問題的嚴重性。

Advertisiment
孩子的許多毛病都是在這種麻木中潛滋暗長的。 (文/王曉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