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有一幕一直讓我印象深刻, 小時候外婆帶的比較多, 每次我問外婆為什麼時, 她基本上回答我的就是“沒有為什麼, 就是這樣的”, 或者直接就是“因為這是我說的”。 小D還在我肚子裡時, 我就告訴自己, 我不會做這樣的父母, 如果女兒開始問“為什麼”了, 我一定會耐心解釋, 而不是拿著父母的帽子壓她。
然而, 在小D2歲半時, 我啪啪打了自己的臉。 有一段時間, 每天晚上
我們按照慣例執行完了睡眠程式, 小D上床後突然站起來, 一臉認真地開始了和我如下的對話:
-“媽媽, 為什麼我們要睡覺?”
-“身體和大腦需要休息”
Advertisiment
-“為什麼要休息?”
-“因為只有休息好了, 我們才有精神繼續玩”
-“為什麼不可以一直玩?”
-“這樣的話, 你就會很累”
-“為什麼呢?”
-“因為人就是需要休息和玩結合的, 不可以一直玩”
-“為什麼呢?”
-“沒有為什麼, 你現在需要去睡覺了, 這是我說的!”
更讓人崩潰的是, 這樣的對話我們每晚都進行, 每晚這個孩子都是問一樣的無數個“為什麼”的問題, 持續了好幾個星期。 我從一開始的循循善誘, 到後來也就精簡到了最後一句, “沒有為什麼, 這是我說的”, 我也成了當年外婆的樣子。
當同樣的事情反復出現, 我就意識到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了。 於是, 有一天晚上我靜下心, 把這段時間以來小D問的為什麼一點一點梳理一遍, 這才發現, 進入“十萬個為什麼”模式的孩子,
Advertisiment
這一類是真的“為什麼”, 一般從2歲開始, 孩子有越來越多的自我意識和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這時他們就會問很多“為什麼”, 這是認知發展的一大進步。 比如, 小D會問, “為什麼天是藍的?為什麼鳥可以飛?” 當一個孩子問出這些問題時, 我們就知道她對於身處的這個世界開始有了連接和觀察。
這是特別寶貴的, 我們父母一定要鼓勵這份求知和好奇。 面對孩子這類“為什麼”, 父母需要打破一個迷思, “不要追求做一個什麼都懂的父母”。 很多父母在這個階段就會覺得壓力好大, 好多孩子的問題自己都不知道, 然後就扼殺了孩子的探索欲, “這有什麼好問的”。
相反, 這個階段我們更需要讓孩子學會的是,
Advertisiment
尋找解答的過程, 比直接給答案可以學習到更多, 這種終身學習的精神, 才是家庭教育最該傳承的。
一個4歲的孩子平均每天問437個問題, 大家做好準備, 不能我一個人內心受到衝擊:)
尋求關注的“為什麼”
第二種就是假的“為什麼”。 分享一個我曾經的反面例子, 有一次, 我在廚房做飯, 小D就隔著廚房門和我對話:
-今晚吃什麼?
-菠菜
-為什麼啊?
-菠菜有營養啊, 我們每天需要吃各種各樣的食物, 才能讓身體健康
-為什麼啊?
-因為我們身體需要這些營養啊
-為什麼啊?
Advertisiment
。 。 。 。 。
(當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孩子的這類提問就像閉環自動播放, 不管我們怎麼回答孩子, 他們也不管這個回答是否合理, 就是一遍一遍問, 沒完沒了。 後來我發現, 當孩子進入這樣的模式時, 他們其實並不是真的想要瞭解答案, 更多的是希望得到關注。 因為只有在這樣的不斷提問時, 我們才給予了孩子回復。
因此, 每當我察覺到小D進入這樣的提問模式時, 我就會先自己反省是不是在忙而忽視了她。 像菠菜這樣的提問, 我就會暫時把火關小一點, 然後走出廚房抱抱小D, 然後說, “今晚我們吃菠菜, 小D還想吃什麼呢?哦, 想吃麵條啊, 你怎麼知道今晚還有麵條吃啊。 那你自己在這玩一下, 媽媽給你煮麵條, 馬上就有的吃了哦”。
對於這類的提問,
Advertisiment
抗拒規則的“為什麼”
這是第二種假的“為什麼”, 像我開頭講的睡覺的這個例子就是這一類, 小D其實並不是想要一個原因, 而是她並不滿意某個決定, 這是她的策略試圖改變我們的主意。 而作為開明的家長, 通常都會覺得當我花時間和孩子解釋清楚原因, 孩子就能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 從而就能更好執行。
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不管花多少時間解釋, 孩子還是會不斷地問“為什麼”。 這並非孩子故意和我們做對, 4歲前的孩子還不具備“講道理”(理性思維)這個能力, 他們是根據自己的情緒和身體舒適感來做決定的(感性思維)。
當我們試圖和一個還不具備能力的孩子講道理,孩子不會被說服,而更要命的是,父母更容易被激怒,因為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和孩子講理。時間花的越多,我們自己越生氣,“這個熊孩子,我都講了那麼多遍,她還是不聽!”
這時我會採用一個策略,就是通過提問反客為主,將球拋回去。比如像小D睡覺這個問題,我們長期以來都是規律作息有良好睡眠程式,而且我也已經解釋過了(這是大前提,劃線加粗!)。這時,我就會反問她,“你覺得是為什麼呢?”常常她就會很不情願地說,“因為身體要休息”,我就會回答說,“對的,這就是原因,那晚安啦!”
對於這一類的假“為什麼”,還有一個策略就是呼應情緒。比如有段時間,小D早上都會問我,“為什麼爸爸要去上班?”,我曾經每次認真解釋完,她都會不斷反復問為什麼。這時,我就意識到,她不是在問原因,而是在表達不舍的情緒。
後來,我就這樣回應:“你是不是非常捨不得爸爸去上班?爸爸也是的,非常捨不得呢。爸爸的辦公桌上有一張小D的照片,這樣爸爸上班時想念小D時就會看照片。小D想念爸爸時,也可以看爸爸的照片。爸爸下班就會回來,爸爸永遠會回來的”。
當我這樣說了以後,小D就不再有關於爸爸為什麼要上班的反復追問了,因為她的情緒得到了回應。
孩子愛提問是好事,父母及時回應也是好事,但在我們回應孩子時,不要一味陷入到了“解決問題”模式,而忘記了去真正“看到”孩子背後的需求。
下次再遇到孩子十萬個為什麼時,不妨在回應之前,先問問自己:孩子是在求知、求關注還是表達情緒?
當我們試圖和一個還不具備能力的孩子講道理,孩子不會被說服,而更要命的是,父母更容易被激怒,因為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和孩子講理。時間花的越多,我們自己越生氣,“這個熊孩子,我都講了那麼多遍,她還是不聽!”
這時我會採用一個策略,就是通過提問反客為主,將球拋回去。比如像小D睡覺這個問題,我們長期以來都是規律作息有良好睡眠程式,而且我也已經解釋過了(這是大前提,劃線加粗!)。這時,我就會反問她,“你覺得是為什麼呢?”常常她就會很不情願地說,“因為身體要休息”,我就會回答說,“對的,這就是原因,那晚安啦!”
對於這一類的假“為什麼”,還有一個策略就是呼應情緒。比如有段時間,小D早上都會問我,“為什麼爸爸要去上班?”,我曾經每次認真解釋完,她都會不斷反復問為什麼。這時,我就意識到,她不是在問原因,而是在表達不舍的情緒。
後來,我就這樣回應:“你是不是非常捨不得爸爸去上班?爸爸也是的,非常捨不得呢。爸爸的辦公桌上有一張小D的照片,這樣爸爸上班時想念小D時就會看照片。小D想念爸爸時,也可以看爸爸的照片。爸爸下班就會回來,爸爸永遠會回來的”。
當我這樣說了以後,小D就不再有關於爸爸為什麼要上班的反復追問了,因為她的情緒得到了回應。
孩子愛提問是好事,父母及時回應也是好事,但在我們回應孩子時,不要一味陷入到了“解決問題”模式,而忘記了去真正“看到”孩子背後的需求。
下次再遇到孩子十萬個為什麼時,不妨在回應之前,先問問自己:孩子是在求知、求關注還是表達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