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家長對小孩子做事不放心, 無論購物、外出, 還是遇到其他事情, 多是自己代勞, 讓孩子享受成果。 信任孩子請給他們決定權。
有的爸爸卻反其道而行之, 只要孩子能做的事, 他們絕不代勞, 讓孩子親自去體驗, 孩子自己能拿的主意讓他自己去拿主意。 當孩子舉棋不定或沒有主見時, 爸爸就會在一邊當參謀, 給孩子講明道理, 而後仍然讓孩子自己決定。
信任孩子請給他們決定權
趙先生在女兒3歲的時候便開始放權, 試著讓她自己拿主意。
平時看電視, 他讓女兒選擇想看的節目;去超市買東西, 他會對女兒說:“你想買什麼,
Advertisiment
對於爸爸的放權, 女兒是很贊同的。 漸漸地, 她開始習慣自己拿主意。 每天晚上聽完天氣預報後, 她便準備明天的衣物;班上的小朋友過生日送什麼禮物, 只要合理, 趙先生一般都對她的主意給予支持。
有一天, 女兒從學校裡回來, 跟爸爸講了一件事:“老師想讓我參加朗誦比賽。 ”
爸爸說:“這是一件好事, 你去報名了嗎?”
女說:“還沒有。 ”
“為什麼?是不是沒有想好?”爸爸問。
女兒說:“聽同學們說朗誦比賽只是一個形式, 並不能真正鍛煉人。 有的同學說到時候現場會有很多人,
Advertisiment
“如果能參加競賽, 肯定可以鍛煉鍛煉自己, 不過這件事應該由你自己決定, 我只是告訴你我的想法, 但是我希望你不要被他人的意見影響。 ”爸爸鼓勵道。
後來, 女兒參加了這次全校的朗誦比賽, 並且克服了比賽時的緊張, 表現得很好。
讓孩子自己拿主意, 是培養孩子自主意識的重要方法, 有助於孩子儘早獨立。 如果爸爸們沒有這種意識, 什麼事情都為孩子拿主意, 孩子就容易失去自己的判斷力和主見性, 別人說什麼他都覺得有道理, 喜歡人云亦云, 隨波逐流, 在面對事情時沒有自己的想法。
Advertisiment
有個故事說, 一個人準備蓋房子, 一個鄰居說要把房子蓋成方的, 他就蓋成方的;剛蓋好時, 有一個鄰居說要把房子蓋成圓的, 於是他把房子拆了蓋成圓的;接著, 有一個鄰居說應該把房子蓋成方的, 他又再次拆掉房子, 蓋成方的。 結果把材料全弄壞了, 最後什麼也沒蓋起來。
可見, 沒有主見是可怕的, 沒有主見就會活在別人的意見中, 在不同的意見之間徘徊、猶豫, 這不但讓人心力交瘁, 關鍵是無法當機立斷地把事情做好。 因此, 爸爸不能太讓孩子依賴自己, 應該在平時的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 讓孩子從小學會做決定, 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
父親家教方法:
方法一:允許孩子發表意見
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
Advertisiment
方法二:讓孩子做主
“小事”由孩子自己安排, 如過生日請哪些小朋友, 到商店買什麼樣的衣服, 選擇什麼玩具等。 “大事”雖然孩子不能做主, 但是也要讓孩子參與進來, 如房間的佈置, 可以和孩子一起籌畫設計方案, 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議, 如果可行, 則儘量採納其建議。
方法三:教會孩子說“不”
要使孩子有主見, 必須破除孩子對權威的迷信。 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說不”的遊戲, 爸爸有意出錯,
Advertisiment
方法四:和孩子一起做家庭智力遊戲
爸爸可以給孩子出一個難題, 讓孩子想出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小猴子不小心掉進了一顆枯井裡, 該怎麼辦呀?人在什麼情況下容易口渴?引發孩子進行發散性思維, 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
小編總結:爸爸把決定權交給孩子, 是信任孩子的表現, 會給孩子更多的自信和勇氣, 會使孩子變得有主見。 當然, 這並不妨礙為孩子提出建議, 使孩子的決定更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