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借紙上談兵的故事給孩子的教育

趙奢是趙國名將, 為趙國屢建戰功。 可是趙奢的兒子趙括卻不像父親。 趙括從小的確讀了不少兵書, 談起用兵之道那簡直是滔滔不絕, 連他父親都不如他。 於是, 趙括自以為是, 覺得自己是了不起的軍事家, 他狂妄地認為自己在軍事上已經是天下無敵了。 然而趙奢卻不這麼認為, 他不但從未讚揚過兒子的誇誇其談, 反而卻常常擔憂地說:“日後趙國不讓趙括帶兵便罷, 如果讓他帶兵打仗, 那麼斷送趙國前程的將必是趙括無疑。 ”

過了幾年, 趙奢死去了。

這一年, 秦國對趙國大舉進攻, 趙國派了年齡很大的將軍廉頗率軍迎敵。

Advertisiment
開始, 趙軍連連失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 廉頗改變戰略方針, 他下令讓軍隊堅守城池, 以逸待勞, 不要主動出擊, 保存實力把住陣地從而拖垮秦軍。 結果真的, 秦軍由於遠道而來, 經不住廉頗的拖延, 糧草漸漸接不上, 快要支撐不下去了, 秦軍十分恐慌。 於是秦軍也施展汁謀, 派人悄悄潛入趙國散佈流言說:“秦軍誰都不怕, 就怕趙括擔任大將。 ”

趙王正在為廉頗在軍事上毫無進展而悶悶不樂, 聽到外面流傳的那些說法, 便撤掉廉頗, 要派趙括為大將來統帥軍隊。 趙括的母親記住丈夫生前的囑咐, 再三向趙王說明情況, 極力勸告趙王收回決定, 可是趙王哪裡聽得進去, 他真的任命了趙括擔任大將來取代廉頗。

Advertisiment

趙括一到前線, 便開始胡亂指揮起來。 他完全改變了廉頗的策略, 大量撤換將官, 一時間弄得人心惶惶軍心渙散。

秦軍得知趙軍這些情況, 自然正中下懷。 一天深夜, 秦軍派一支隊伍偷襲趙營, 剛一交戰, 便佯裝敗走。 同時, 秦軍又派兵乘機切斷了趙軍的糧道。

趙括不知實情, 還以為秦軍真的是敗逃。 他得意地想, 取勝即在眼前, 這正是表現自己的時候。 於是他命令部隊緊緊追擊。 結果, 趙軍追了一段後即被秦軍伏兵將追兵攔腰截斷, 使趙軍首尾不能相顧。 然後, 秦軍一齊殺出, 將趙軍各個擊破, 團團圍住。

趙軍被秦軍圍困40多天, 糧食早已吃光又沒有接應, 一時間軍心大亂。 趙括一籌莫展, 滿肚子的兵法也不知如何施展。 眼看守下去也是活活餓死,

Advertisiment
便率軍倉皇突圍。 可是怎敵秦軍四面掩殺, 哪裡突得出去。 結果趙括被亂箭射死, 40萬趙軍也全軍覆沒。 從此以後趙國就一蹶不振。

趙括紙上談兵並無真才實學, 而趙王還對他委以重任, 結果招致慘痛失敗。 看來, 教條主義的危害是不可輕視的。  

給爸爸媽媽的話:紙上談兵是指光在紙面上談論打仗。 比喻空談理論, 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也比喻脫離實際的大話、空話。 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孩子做人要學會說到做到, 不要誇誇其談, 要腳踏實地。 做事不能脫離實際, 只憑想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