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假期家長請教孩子學會休閒

每到假期, 中小學生父母就會為孩子的生活發愁。 中小學生雖是未成年人, 但其自主意識和獨立活動能力大大增強, 整個假期都關在家裡是不可能。

會不會休閒關係大

在休閒時間, 孩子們離開了學校, 家長又上班, 處於失控的狀態。 可孩子們活潑好動、不甘寂寞, 勢必要從事各種休閒活動。

能否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 意義重大。 孩子們的獨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和各種興趣、愛好、特長, 都是在休閒時間獲得的, 課外閱讀也都是在休閒時間進行的;而不良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還是在休閒時間形成的。

Advertisiment
社會學工作者到某市監獄對犯人所做的調查顯示:87%的犯人作奸犯科是在閒暇時間;77.7%的犯人因為窮極無聊惹是生非、製造事端, 尋求刺激;96%的犯人承認自己的壞習慣是在閒暇時間沾染的。

兒童青少年缺乏分辨是非、善惡、美醜和自我克制的能力, 面對社會上那些“擋不住的誘惑”, 很容易從事一些不良的休閒活動, 接受不良的影響。 因此, 必須加強兒童青少年休閒教育。

明確青少年休閒的任務

什麼是“休閒”?通俗地說, 是指每個人在工作、學習和自理生活以後, 可以自由支配的一種狀態。 包括個人受教育的時間、發展智力的時間、履行社會職能的時間、進行社交活動的時間、自由運用體力和智力的時間。

兒童青少年進行休閒的第一場所是家庭,

Advertisiment
家長是孩子們休閒教育的第一責任人。 教孩子學會休閒, 首先明確青少年休閒的任務:

鬆弛身心。 人通過休閒, 使未成年人勞累的身體得到休息, 緊張的精神得到鬆弛, 有利於他們以飽滿的精神狀態繼續學習。

滿足個人愛好, 發展特長。 休閒活動一般是個人的活動, 孩子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 選擇喜歡的活動內容和方式, 充分發展興趣、愛好和特長;進行課外閱讀, 增長知識, 充實頭腦, 陶冶精神情操。 在休閒時間內, 孩子們主要是發展個性。

加強社會交往。 在休閒時間, 回到家庭, 首先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與家人交往, 有利於密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還可以廣泛進行其他的社會交往,

Advertisiment
接觸社會, 提高社會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

認識青少年休閒的特點

兒童青少年的休閒生活不同於學校生活, 它具有自身的特點:

自主性。 青少年休閒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主要是自己做主, 獨自支配, 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年齡特徵、個性特徵、能力、自身和家庭的條件安排;既可以是一個小群體的共同活動, 也可以是獨自活動。

靈活性。 休閒生活, 一般沒有組織, 沒有嚴密的計畫和特定的目的, 有很大的靈活性;活動內容和形式, 也可以隨時進行調整, 完全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為出發點。

兒童青少年休閒活動的這些特點, 決定“無意識”起著重要的作用, 更容易使孩子接受活動本身潛移默化的影響。

休閒要科學、文明、道德

Advertisiment

休閒活動雖然是孩子們自主支配的, 但必須要遵守社會公德, 休閒生活要講究科學、文明、道德。

休閒活動要科學。 休閒活動的內容, 要考慮到自身的年齡特徵、個性特徵和家庭生活條件, 從實際出發, 確保能促使身心的健康。

選擇有益的活動。 高雅、健康的休閒活動, 有利於個人的身心健康;而低俗、不健康的休閒活動, 滿足的是低級趣味, 不論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 都是“精神鴉☆禁☆片”。

要尊重社會公德。 休閒活動不損害他人和集體的利益。 休閒方式不僅要從個人的喜好出發, 也要注意到不妨礙他人的安寧和安全。

要尊重他人的權益。 休閒活動主要是自由活動, 沒有集體的約束, 也沒有同學、熟人的監督, 思想比較放鬆。 但放鬆不等於“放任”,

Advertisiment
不能任意侵害集體或個人的利益。

現代社會, 休閒是人們的一種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 也是合法的權益。 我們要説明孩子們選擇適當的休閒方式, 指導他們進行有益的休閒活動, 使孩子成為文明的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