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假期帶寶寶出遊必做的功課

放假了, 很多家庭會選擇出遊。 帶孩子旅行, 常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小麻煩, 如暈車、水土不服等, 為避免“乘興而來、掃興而返”的遺憾, 爸爸媽媽事先得將準備功課做足了, 有條件的話, 還要掌握一些便捷、有效的自助方法, 以便及時應對突發狀況。 假期帶寶寶出遊必做的功課 -暈動症 很多孩子在乘坐車、船、飛機等交通工具的時候, 由於內耳的平衡系統對車、船等的運動刺激特別敏感, 從而產生眩暈、噁心、嘔吐、頭暈、臉色蒼白、腹瀉等暈動症狀。 暈動症的預防(以暈車為例):

1.乘車前不要吃得太飽, 特別要少吃油炸的或高脂肪的食物。

Advertisiment
2.保持車內空氣暢通, 避免濃烈的食物味道或香煙、汽油味等。 3.坐在前面靠司機旁邊的座位上, 以減少顛簸。 4.為孩子準備好塑膠袋、衛生紙和水, 嘔吐時讓其將汙物吐在袋子裡, 吐完後用水漱口, 消除不良氣味, 並擦淨嘴角。

預防性用藥: 1.外用: 在乘車前可用防暈耳貼;也可在乘車前取傷濕止痛膏貼於肚臍眼處, 防止暈車療效顯著。 2.內服: 讓孩子口服胃複安, 半片就夠了。 暈車嚴重時可服1片, 在上車前10~15分鐘服下, 可防暈車。 行程2小時以上又出現暈車症狀者, 可再服半片。 途中臨時服藥的話, 應在服藥後站立15~20分鐘後坐下。 這一方法的有效率達97%, 相比其他暈車藥物, 它不會引起的口幹、頭暈等副作用。

發生暈車時處理: 1.掐內關穴:孩子發生暈車時,

Advertisiment
可用大拇指掐他的內關穴(內關穴在腕關節掌側, 腕橫紋上約二橫指, 二筋之間)。 2.擦塗風油精:乘車途中發生暈車, 可以將風油精搽于孩子的太陽穴或風池穴(風池穴在腦後, 頭骨下緣, 左右兩條大筋的陷窩處)。 -小腿抽筋 小腿抽筋在醫學上被稱為“腓痙攣”, 因腿肚的腓腸肌痙攣而引起的腿部抽筋, 伴有劇痛, 令人暫時不能動彈。 如果發生在游泳的時候, 將會非常危險。

預防: 1.在活動前、活動後和晚上臨睡前, 按摩小腿肌肉。 2.旅行時(尤其是登山旅行), 讓孩子走30分鐘左右就要休息一下。 3.常常抽筋的人可在游泳前將搗爛的生薑渣汁塗在腿上, 充分按摩, 能收到良好的預防效果。 4.游泳前, 須做好熱身運動,

Advertisiment
如果水溫較低, 建議別讓孩子下水。 父母的視線不要離開孩子, 以免照顧不到。

發生抽筋時的處理: 親子按摩法:通過放鬆局部肌肉來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操做:可以讓媽媽抱著孩子坐著, 幫孩子伸直抽筋的腿, 爸爸用手握住前腳掌, 向外側旋轉踝關節, 只要動作連貫有力, 通常能立即止住劇痛。 然後, 爸爸雙手交替, 順靜脈的走向, 由下而上按摩腿肚肌肉;也可以用雙手手掌夾住小腿, 輕揉小腿肌肉, 或從側面輕輕拍打, 以此放鬆肌肉, 恢復正常的血液迴圈。

TIPS 如果孩子是在游泳時發生抽筋, 爸爸可以教孩子將大腿儘量向前伸, 腳跟向前蹬, 用手拉住大腳趾, 使勁往身體方向扳, 反復多次, 直至症狀消失。 但在每次扳腳之前,

Advertisiment
都要深吸一口氣再潛入水中。 如果孩子水性不好或過於緊張, 還是建議由父母幫忙, 趕快送上岸後救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