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假期請不要縱容孩子的這些壞習慣!

放寒假了, 幼稚園小朋友的心情別提多開心了!老師們也同樣高興!因為放長假對幼師來說可以放鬆緊繃的神經、幼師通過安排旅行遊玩或者充電學習, 可以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佳, 能以更好的狀態迎接新的學期。

但是從另一方面考慮, 幼師又不喜歡放假。

寒假裡, 離開了有規律的幼稚園或學校環境, 代為看護的大多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 容易溺愛孩子, 再加上還有一個春節, 更是孩子容易放縱的時候。 在不到一個月的假期時間, 就會生出一些壞習慣, 這著實令父母和老師們頭痛。

很多幼師說,

Advertisiment
假期結束後, 她們會渡過一兩個月非常焦慮的時期, 因為孩子們突然變得很難管、有些孩子甚至很長時間都改不掉假期養成的壞習慣。 老師要花很長時間調整, 非常折騰。 你是否有同感呢?與其等假期過後再費老大的勁兒糾正, 倒不如現在就防患於未然。

這些壞習慣不能縱容

1、睡懶覺

偶爾睡個懶覺當然不是什麼大問題, 可是如果天天睡懶覺, 睡到中午才起來, 那就成問題了。 本來冬季白日就短, 懶覺睡掉一大半, 才起來沒有幾個小時天又要黑了。 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亂, 連帶著吃飯、遊戲、學習……什麼都跟著亂。 更糟糕的是, 等到寒假結束, 還要恢復到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 由於原先生物鐘已經打亂了, 又需要一段時間重新調整,

Advertisiment
多折騰啊。

對策: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時的規矩來, 稍稍寬鬆一些, 偶爾做些平時不能做的事, 但這並不意味著寒假沒有規矩, 而是要有“寒假的規矩”。 比如睡懶覺這件事, 重要的不是幾點起床, 而是每天都在相對固定的時間起床, 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麼時候就睡到什麼時候。

2、吃零食

對小孩子來說, 吃和睡就是最大的問題。 放假在家, 各種零食隨手可得, 尤其在春節期間, 父母對此也比較放鬆。 吃多了零食, 最明顯的問題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 有的父母在這時候會生氣, 飯桌就變成了“戰場”。 此外在一段時間內集中大量進食, 可能會影響大腦功能。 吃得太多, 熱能轉變為脂肪, 堆積在大腦組織中, 導致神經網路發育不良,

Advertisiment
也會使智力水準降低。

?對策:跟睡懶覺的問題一樣, 當然可以讓孩子吃一點零食, 這也是生活樂趣, 但最好能事先商議好一個比較合理的飲食方案, 比如每天可以吃一點什麼東西、吃多少, 別人給零食時怎麼處理, 等等。

3、看電視玩手機ipad

電視其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只要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 小孩子是不會太過分迷戀電視節目的。 說現在的孩子貪戀電視, 更多是因為沒有比它更有吸引力的事情罷了。 對此, 做家長的首先要檢討!把看電視排在寒假壞習慣的第三位, 純粹是因為這是一件孩子常常想做而遭到父母禁止、因此發生許多衝突的事情。 此外如果孩子已經懂得上網, 做父母的可能還會擔心他“沉迷於網路”甚至“染上網癮”。

Advertisiment

?對策:看電視太多會影響視力啦、會變笨啦、坐太久活動不夠啦等等道理不妨都跟孩子講講, 相比簡單粗暴地“我不許你看電視”而言, 這是更尊重他的方式。 當然這些話可能孩子聽得都膩了, 因此最好的辦法還是和他“談判”, 得出一個大家相對來說比較能夠認可的方案, 因為是他親自參與制定的, 他就會有意願去遵守。 給孩子決定自己要做什麼、該做什麼的自由, 而不是亦步亦趨地跟在他屁股後面:“不要看太多電視!”“你怎麼又在上網?”簡單說吧, 換了是你整天被人管著, 你煩不煩, 又會不會產生逆反心理呢。

4、“宅”在家

看太多電視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活動不足, 老是窩在家裡, 還常常伴隨著吃零食的壞習慣。

Advertisiment
容易發胖不說, 精神狀態也不會好, 常常是一副懶懶的、百無聊賴的樣子。 當然這其中也有家長的原因, 怕孩子凍著了, 稍微冷一點就不放到外面去, 其實是不對的。

?對策:週末父母有空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公園逛逛, 或者安排一些體育鍛煉, 連逛街也算是一項“運動”。 父母要上班的時候, 也要請看護人多帶孩子出門去玩, 還可以鼓勵他跟社區裡同年齡的孩子一起玩, 小孩子之間的追逐打鬧, 自有他們的樂趣, 也達到了活動身體的目的。 注意不要給他太多“不可以”, 手、臉、衣服、鞋子弄髒了回家洗洗就好, 玩的時候讓他盡興, 不要挫傷了孩子的積極性。

5、兩面派

到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帶孩子的情況, 可能會過分溺愛, 一方面助長了孩子的一些壞毛病,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和這些看護人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看法、做法不一致,小孩子可是很會察言觀色的,容易變成小小“兩面派”。事實上這種不一致會給孩子造成混亂的感覺,對他的心理和人格成長很不利。

?對策:在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做父母的首先要拿穩主意,然後儘量和其他看護人溝通,保持一致性。每天晚上不妨趁著一起吃飯、或飯後活動的時間,開一個小小的家庭會議,把孩子在這一天裡的表現說一說,大家評議評議,不帶批評色彩,更不是開“批鬥大會”,只是把事情都拿出來讓大家知道,讓一切都變得公開、透明。當然,著重表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是很重要的。

6、依賴心

本來在幼稚園裡已經會自己吃飯、上廁所、收拾東西了,寒假待在家裡,尤其是在老人或保姆照管的情況下,又變得事事依賴。這些“退化”行為,對孩子可沒有好處。

?對策: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儘量讓他獨立完成。對於年紀小的孩子,是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等等。家長要有耐心,可以陪伴他,但要讓他自己慢慢做,傳遞給他的資訊是:“你可以做好哦,我相信你。”對大一點的孩子,甚至反過來,還可以讓他幫大人一點忙,他會因為自己可以承擔一定的責任,而感到很自豪。

7、人來瘋

自己在家的時候好好的,一旦帶出去,或者有親戚朋友來家裡玩,到了人多的場合,就變得任性起來。要不然就瘋得不得了,大喊大叫的,或者對人不太有禮貌,或者不讓別人好好說話,一定要插進來,弄得父母很尷尬;要不然就表現得很“拗”,一定要這樣、那樣的,不然就撒嬌、耍賴、發脾氣,讓人很下不來台;再或者有很強的表現欲,什麼事情都要“我來、我來!”尤其是在有其他小朋友的場合,一定要大家都注意他、說他最好。

?對策:“人來瘋”的背後,很可能是孩子受到的關注不夠多,如果父母平時給予他足夠的關心,孩子的內心就會很安穩、平靜,不需要在特殊場合、借由特殊途徑,來獲取額外的關注。因此在解決這個問題上,關鍵還在平時。不過即便如此,遇到人多熱鬧的場合,小孩子變得興奮起來,也是常有的事,對此父母只需要用平靜的口吻簡單地告訴他“要講禮貌”、“不要打擾到其他人”,等等,就可以了。一定不要在人多的場合過分地訓斥孩子,這會很傷他的自尊心,切忌切忌!

8、臭脾氣

作息紊亂和“宅”在家中的副作用,就是能曬到太陽的時間少了。光照不足不僅不利於鈣質吸收,還會引起抑鬱症狀。北歐國家據說有一大半人都存在冬季抑鬱的問題,你可別奇怪家裡的小朋友怎麼狀態不佳、脾氣臭臭呢!沒准就是抑鬱的表現。而孩子通常覺得“我辛苦了一個學期,假期就應該放鬆”。不僅在家為所欲為,連脾氣都見長了。

?對策:為什麼小朋友在幼稚園和學校就會遵守規矩,在家就肆無忌憚?其實是因為,家更讓他有歸屬感和安全感。這不見得是壞事。但也需要給他建立一定的規則和秩序,這樣他才能更自如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太過放任,反而會使他缺乏安全感,茫然不知所措。

9、物質欲

春節大部分家長習慣給孩子派發壓歲錢,大部分家長也都會給孩子買新衣服、新玩具什麼的,親朋好友來家裡玩,往往會給孩子買點禮物。這些都會助長小孩子對物質的欲望。最糟糕的情況是,父母平時不太有時間陪孩子,借著假期、節日,就使勁給他買東西作為補償,其實不是在對孩子好,只不過是給自己一點心理安慰罷了,卻造成孩子要東西的壞習慣。背後的心理動因是,他覺得給他買東西就是對他好的表示,心理上的匱乏靠物質來補。

?對策:壓歲錢作為一項風俗可以保留,但要告訴孩子,應該向每一位給他壓歲錢的長輩表示感謝,不要讓他覺得這是自己“理應”得的。至於討要東西這個壞習慣,單單批評教育是不夠的,父母最好不要用“買東西”這種方式來對孩子好,也請祖父母、外祖父母不要給孩子買太多東西,多花點時間陪他玩玩,給予他心理上的滿足感,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一方面助長了孩子的一些壞毛病,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和這些看護人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看法、做法不一致,小孩子可是很會察言觀色的,容易變成小小“兩面派”。事實上這種不一致會給孩子造成混亂的感覺,對他的心理和人格成長很不利。

?對策:在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做父母的首先要拿穩主意,然後儘量和其他看護人溝通,保持一致性。每天晚上不妨趁著一起吃飯、或飯後活動的時間,開一個小小的家庭會議,把孩子在這一天裡的表現說一說,大家評議評議,不帶批評色彩,更不是開“批鬥大會”,只是把事情都拿出來讓大家知道,讓一切都變得公開、透明。當然,著重表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是很重要的。

6、依賴心

本來在幼稚園裡已經會自己吃飯、上廁所、收拾東西了,寒假待在家裡,尤其是在老人或保姆照管的情況下,又變得事事依賴。這些“退化”行為,對孩子可沒有好處。

?對策: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儘量讓他獨立完成。對於年紀小的孩子,是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等等。家長要有耐心,可以陪伴他,但要讓他自己慢慢做,傳遞給他的資訊是:“你可以做好哦,我相信你。”對大一點的孩子,甚至反過來,還可以讓他幫大人一點忙,他會因為自己可以承擔一定的責任,而感到很自豪。

7、人來瘋

自己在家的時候好好的,一旦帶出去,或者有親戚朋友來家裡玩,到了人多的場合,就變得任性起來。要不然就瘋得不得了,大喊大叫的,或者對人不太有禮貌,或者不讓別人好好說話,一定要插進來,弄得父母很尷尬;要不然就表現得很“拗”,一定要這樣、那樣的,不然就撒嬌、耍賴、發脾氣,讓人很下不來台;再或者有很強的表現欲,什麼事情都要“我來、我來!”尤其是在有其他小朋友的場合,一定要大家都注意他、說他最好。

?對策:“人來瘋”的背後,很可能是孩子受到的關注不夠多,如果父母平時給予他足夠的關心,孩子的內心就會很安穩、平靜,不需要在特殊場合、借由特殊途徑,來獲取額外的關注。因此在解決這個問題上,關鍵還在平時。不過即便如此,遇到人多熱鬧的場合,小孩子變得興奮起來,也是常有的事,對此父母只需要用平靜的口吻簡單地告訴他“要講禮貌”、“不要打擾到其他人”,等等,就可以了。一定不要在人多的場合過分地訓斥孩子,這會很傷他的自尊心,切忌切忌!

8、臭脾氣

作息紊亂和“宅”在家中的副作用,就是能曬到太陽的時間少了。光照不足不僅不利於鈣質吸收,還會引起抑鬱症狀。北歐國家據說有一大半人都存在冬季抑鬱的問題,你可別奇怪家裡的小朋友怎麼狀態不佳、脾氣臭臭呢!沒准就是抑鬱的表現。而孩子通常覺得“我辛苦了一個學期,假期就應該放鬆”。不僅在家為所欲為,連脾氣都見長了。

?對策:為什麼小朋友在幼稚園和學校就會遵守規矩,在家就肆無忌憚?其實是因為,家更讓他有歸屬感和安全感。這不見得是壞事。但也需要給他建立一定的規則和秩序,這樣他才能更自如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太過放任,反而會使他缺乏安全感,茫然不知所措。

9、物質欲

春節大部分家長習慣給孩子派發壓歲錢,大部分家長也都會給孩子買新衣服、新玩具什麼的,親朋好友來家裡玩,往往會給孩子買點禮物。這些都會助長小孩子對物質的欲望。最糟糕的情況是,父母平時不太有時間陪孩子,借著假期、節日,就使勁給他買東西作為補償,其實不是在對孩子好,只不過是給自己一點心理安慰罷了,卻造成孩子要東西的壞習慣。背後的心理動因是,他覺得給他買東西就是對他好的表示,心理上的匱乏靠物質來補。

?對策:壓歲錢作為一項風俗可以保留,但要告訴孩子,應該向每一位給他壓歲錢的長輩表示感謝,不要讓他覺得這是自己“理應”得的。至於討要東西這個壞習慣,單單批評教育是不夠的,父母最好不要用“買東西”這種方式來對孩子好,也請祖父母、外祖父母不要給孩子買太多東西,多花點時間陪他玩玩,給予他心理上的滿足感,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