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做“嚴字當頭”的開心媽

包瑩今年31歲, 散發著書卷氣的靜美。 經過數年的苦讀, 她取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出身家規嚴格的教師家庭, 養成了她對家庭、對工作盡職盡責的秉性, 她也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這樣的人。

包瑩看過很多關於兒童教育方面的書, 卻發現在兒童早期教育方面, 很多問題專家並沒有定論。 但她卻從中學會了如何觀察孩子的特點, 如何在摸索中因材施教。

兒子的接受能力比較強, 包瑩就有意識地發揮他的優勢, 還努力地做到寓教於樂。 兒子3歲時, 包瑩教他認字, 方法是和孩子一起逐字逐句地念故事書,

Advertisiment
她常常在某些段落處停下來, 讓孩子接著念下去, 遇到孩子不會的字, 她再幫忙。 在半小時的母子同讀過程中, 孩子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書本上。 這樣, 既讓孩子輕鬆地識了字, 同時也訓練了孩子的注意力。 但是識字之類的早期教育並不是包瑩最關注的事, 她認為, “做人”才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有一次, 小朋友到家裡來玩, 兒子不肯拿蘋果給大家吃, 包瑩就推己及人地舉例子、講道理給兒子聽, 讓他明白在相處中與人分享的必要。 從這種小事開始, 遇到類似的事再不斷強化, 效果還真不錯。

4歲多的孩子, 玩具、圖書都快堆滿一屋子了。 現在, 包瑩同兒子協商, 取得一致意見之後, 他們訂立了“設定目標打分, 達到一定分數獲得獎勵,

Advertisiment
才買玩具”的約定。 包瑩不是嫌孩子的玩具太多占地方, 也不是捨不得花錢, 而是惟恐孩子因為玩具太多, 太容易得到, 學不會什麼叫“珍惜”。 為了與兒子溝通, 包瑩常常有意識地記住兒子感興趣的動畫人物, 在日常交流或者和兒子發生衝突的時候, 這些動畫人物就派上用場了。 包瑩借用動畫人物出面跟兒子交談, 或者讓動畫人物做兒子的榜樣, 最終使得問題迎刃而解, 還拉近了母子距離。

可是, 包瑩並不是一個“模範媽媽”, 她也打過孩子, 因為她認為有些原則問題是不可以姑息的, 比如撒謊、以自我為中心……包瑩從自身的成長歷程中得出經驗:要給孩子養成好習慣, 家庭教育就要嚴字當頭, 不能將教育問題完全丟給幼稚園。

Advertisiment

每當聽到兒子叫:“媽媽, 快來和我玩吧。 ”“嚴格”的包瑩總是忍不住丟下手中的書本, 立即變成了兒子的大夥伴, 跑過去陪兒子。 這時, “嚴格媽媽”體會到的那一份開心和感動, 和普天下的媽媽沒有什麼兩樣。

包瑩的貼心建議:

·如果給孩子請保姆, 最好請年輕一些, 有童心、愛心的。 孩子白天大部分時間與保姆相處, 潛移默化間, 保姆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為解決“雙休日不知道帶孩子去哪裡?”的難題, 可考慮為孩子選一所品質和設施都比較好的“親子學校”。 那裡有老師, 還有小朋友, 在活動中, 既能學到一點東西, 孩子也覺得開心, 能得到體能和智力的雙重鍛煉。

·為孩子買書的時候, 要多費一點心, 最好選擇那些既有知識性,

Advertisiment
又具情感教育的好書, 還要看看繪畫的水準。 比如《丁丁歷險記》就不錯。

·可以買一些親子遊戲的書, 讓父母和孩子一起做遊戲。 孩子並不太在意場地的大小, 或者環境的新鮮程度, 他們更多地需要爸爸媽媽的陪伴, 追求的是遊戲的“有趣”。

·在學齡前, 就要培養孩子好學、好問的習慣, 這將會使孩子將來的求學之路變得輕鬆, 也可減輕父母輔導和督促孩子的負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