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生育”的國策下, 獨生子女比比皆是, 他們是被捧在家長手心裡長大的, 沒有經受過苦難與挫折, 社交能力也因此相對較弱, 如何能教會獨生子女獨立自主, 與人相處?家長們應該多讓孩子去外面與其他的孩子接觸學習, 才能使其學會寬容他人, 從而完善人格。
種一顆寬容的種子在孩子心裡
寬容是寶寶道德教養中的必修課, 現在家庭通常都只有一個寶寶, 並從中學會與人相處、妥善處理問題的方法。 學會原諒別人, 是寶寶的必修課。 它有利於克服自我中心的意識, 知道“我”與“他人”的含義;有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培養寶寶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合作精神;能幫助寶寶學會寬容、忍讓,
Advertisiment
既然, 讓寶寶學會寬容別人有如此多的好處, 那麼, 父母到底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寶寶學會寬容對待別人的一些不好的行為呢?具體的方法有以下一些:
第一, 要創造機會讓寶寶多接觸同齡人, 在交往的過程當中互相取長補短, 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 養成良好的性格。 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糾紛時, 父母可以適當的給以寶寶撫慰, 同時幫助寶寶分析事情發生的原因, 找出自己和別人的不對之處, 明辨是非後, 妥善處理。
第二, 要疏導、轉移寶寶對矛盾結果的注意力, 反思起因, 檢討自己的過失,
Advertisiment
在交往這方面, 不存在年齡大小的問題, 同齡人多的是, 不同年齡的人, 只要不是相差太大, 也都沒關係。 我們從小就鍛煉寶寶“得饒人處且饒人”的習慣, 讓寶寶有個更寬容的心, 學會原諒他人是十分重要的。
Advertisiment
小編的話:現在的家長是越來越寶貝自己的孩子, 仿佛一刻也不願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其實這樣有礙孩子的全面發展。 何不做個“放得下”的父母, 讓孩子到外面的世界接觸多一點的小朋友, 從而完善人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