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做好孩子心中的偶像

女兒兩歲半時, 一日我和夫帶她去逛街。 由於夫是研究基礎醫學的緣故, 走在街上, 他對一種治療風濕的新藥發生了興趣, 不停地向賣藥人詢問藥理藥效。 賣藥人急於賣藥, 言詞之間不無誇大。 夫正言相告:“你賣藥可要給消費者實實在在的資訊呀!”這時在一旁觀望了許久的小女看出了名堂, 不失時機地對賣藥人說:“叔叔, 你可別騙我爸爸, 我爸爸什麼都知道!”

小女的一句令人忍俊不禁的童言, 卻道出了隱藏在年幼兒童心中的一個秘密:父母正是他們崇拜的偶像!

是啊, 在學齡前兒童的心中, 還有什麼是父母所不能為的呢?心中的疑問,

Advertisiment
父母能夠一一做答;弄壞的玩具, 爸爸能夠奇跡般地修復;生病的時候, 媽媽能夠端出最想吃的飯菜。 這一切, 還不足以讓一個對世界上的一切還都無能為力的孩子崇拜嗎?

而我們做父母的所應該理解到的, 則是深藏在偶像形象背後的含義:年幼的孩子大都會以各種方式模仿他們最為崇拜的父母。 所以, 父母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會左右孩子會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有樂觀的父母, 子女也會開朗;有從事體力工作的父母, 子女則會想像自己同樣地健壯;而假如有一位事業有成的母親, 女兒總則更可能會夢想自己是個成功的職業女性。 相反, 如果父母經常責打孩子, 孩子就可能學會以相同的方式去對待夥伴,

Advertisiment
從而形成一個愛攻擊的兒童;如果父母經常挑剔彼此的行為, 孩子也可能會長成一個喜歡挑剔別人的人。 不僅如此, 若父母的行為令孩子驕傲, 那麼孩子在模仿父母行為的同時, 還會從中獲得安全感;而一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感受到父母的行為令人生厭, 那麼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更可怕的是, 在有不良行為父母的影響下, 孩子一方面會效仿父母的許多不良行為, 另一方面, 當進入青春期後, 這樣的孩子更可能會出現反叛父母、離家出走、甚至參加違法犯罪集團等惡性的問題行為。

所以, 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切記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偶像身份,

Advertisiment
並努力地扮演好自己的偶像角色。 請記住:你若想讓孩子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做父母的要讓自己首先能夠成為這樣的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