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做好幼兒性別教育

學校是兒童擴展性別角色知識的場所,教師的性別期待對兒童性別角色的發展起決定作用.孩子上幼稚園後,“習得”性別角色和相互的性別觀念的行為在學校的環境中進行,學校的教材,教師行為、夥伴組織、環境佈置等都對幼兒獲得的性別角色的行為發生影響.那麼幼稚園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怎麼的教育環境?幼稚園的老師們又應該如何對幼兒進行更好的性別教育呢?

1、幼稚園衛生間要實行男女分廁

案例:在幼稚園裡,經常孩子們幾個人“躲在”廁所裡嘰嘰喳喳的說著什麼,並且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一個小朋友在上廁所,幾個小孩子站在一邊看,而且一個個一臉的詭秘.有位家長反映,她的小孩自進園以來,一直都不敢在幼稚園上廁所,因為在幼稚園裡,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是一起上廁所的,很多的女孩子看他,他不敢上.

Advertisiment

案例分析:孩子個性、氣質、性別意識形成的一個最關鍵的階段,由於現在硬是等媒體的渲染和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兒童的性別意識形成時期正在提前,而且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的生理成較早,性別意識也相應提早,很小就有性別差異,有的孩子3歲就已經有較強的性別意識了.如果這種朦朧意識一直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會對他們的心理和勝利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托幼機構衛生間進行男女分割是有必要的,有利於兒童的心理健康發育,同時老師和家長應該及早的對幼兒進行性別角色教育的同時,應正確引導教育他們互相尊重異行動隱私.

Advertisiment

2、從活動遊戲中,引導幼兒參與符合角色的行為

案例:娃娃家角色遊戲活動中,其中有一個幼兒扮演“媽媽”,而“媽媽”並沒有按老師對她設計好的媽媽形象進行活動,而是坐到椅子上,把它當車在教師裡開來開去.另一扮演孩子的幼兒,對著老師大喊到:“老師老師,她不像媽媽.”老師看了以後說到:“對啊!媽媽是不會到處開車的.媽媽都是買菜,在家洗衣服、拖地板、煮飯的.”

案例分析:兒童生來雖有性別之分,但性別意識和性別平等的觀念卻並非天生,需要通過教育手段來培養兒童.很早就開始從大人的習慣行為中“習得”性別角色和相互的性別觀念,上學後,這種習得在學校的環境中繼續,學校的教材,測驗工具、教師行為、夥伴組織、環境佈置等都對一定幼兒獲得的性別角色的行為發生影響.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