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並不缺乏知道自己有多“能”的父母, 缺乏的是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能”的父母。 這個世界上並不缺乏知道自己有多“能”的父母, 缺乏的是知道 自己有多少“不能”的父母。 問題的關鍵恰恰在於: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是否知道自己的“不能”, 要比僅僅知道自己有多“能”, 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因此, 能夠知道自己有多少“能”的父母是能幹的父母,
Advertisiment
雖然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有所偏重, 不同的家庭、不同父母的表現也有所不同, 但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你自身的能力夠強而你的孩 子又很欽佩你, 就請做你孩子的老師;如果你做不了孩子的老師, 就請做你孩子的同學;如果你不想做你孩子的同學,
Advertisiment
做孩子的老師:竭盡自己的“能”在孩子的成長初期, 重在做“能”的父母。 孩子的成長初期是其身心全面依附于父母的時期, 也是父母對其影響力最大 的時期, 更是父母做孩子老師的最佳時期, 此時需要做一個“能”的父母, 並盡自己所“能”做好孩子的“老師角色”。 這既是為人父母的偉大的權利, 也是高尚的 義務。 孩子通常是在父母的教導中以及對成年人行為的模仿中來適應生活, 獲得發展的。
這時候孩子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 父母既要教孩子生活的本領, 也要教孩子學習的本領, 還要教孩子與人打交道的本領等等。 父母如果能在恰當的時機、 採取恰當的方法把自己的所“能”教授給自己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做孩子的同學:思索自己的“不能”
孩子是不斷成長的, 當孩子成長到“心理斷乳期”時, 重在做“不能”的父母。 此時, 孩子往往會從過去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現獨立的意向, 此時的父 母需要想到的則是自己的“不能”。 如果這時你還充當無所不能的“老師角色”, 把他們’當孩子或學生來看待, 他們就會厭煩, 就會覺得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 就 會產生反抗的心理, 萌發對立的情緒。
Advertisiment
但如果你願意做孩子的同學並和孩子一道學習一起成長, 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同學關係, 那麼, 隨著孩子的成長, 你會發現, 在孩子慢慢讀懂這 個世界的同時, 你也慢慢地讀懂了孩子, 走進了孩子的心靈世界。 畢竟, 在做孩子同學的過程中, 孩子所暴露出來的, 是他們較為真實的一面, 有利於你發現更深層 次的問題, 從而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引導, 使他們能夠從中明白生活的道理、學習的道理、做事的道理以及做人的道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