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測驗, 給我們的幼兒、小學生、中學生分別看“O”這個圖形, 問:“這是什麼?”結果大多數中學生說是“零”或英文字母“O”;小學生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這麼回答, 另一部分小學生則回答是個“麵包圈”、“眼睛片”;而幼稚園的小朋友卻說了許多成人、中學生、小學生根本沒有想到的東西——“眼淚”、“肚臍眼”、“圍棋”、“表”等等, 讓我們不得不驚歎於他們的想像力。
仔細思考後, 這個測驗會不由地讓人發問:難道想像力會隨著年齡遞減嗎?為什麼年齡越大的孩子, 想像力越貧乏呢?這是成長的必然結果, 還是教育的失誤呢?
Advertisiment
年齡、學識並非扼殺想像力的兇手, 那些偉人、奇人不但知識淵博, 也同樣想像力驚人, 因為他們學習知識, 卻保留著對知識的質疑, 相信一定有更多超越已有知識的空間, 於是想像力因為知識而變得更加有力、有方向;而我們的孩子卻可能被“知識”綁住了想像力, 因為成人讓他們過於相信知識, 因為我們忽視了孩子的想像瞬間, 於是原本想像豐富的孩子變得不會去想像了, 所謂“用進廢退”, 想像力就是這樣在“不用中退化”了。
今天, 如果父母還相信“想像力比知識更為重要”, 那麼就請留意孩子的想像瞬間, 並用智慧加以引導吧!
1、允許孩子“奇思妙想”
孩子雖然沒有成人那麼多的知識經驗, 但卻可能更富有想像力,
Advertisiment
媽媽正在做包子, 5歲的小女兒坐在小凳子上看著。 女兒忽然提了一個問題:“星星是從哪兒來的?”
媽媽沒有急於回答, 而是說:“你想想看”。
女兒出神地注視著母親揉面的動作。 母親揉面, 揪麵團, 擀面餅, 包包子……
看了好一陣子, 女兒突然說:“我知道星星是怎麼做出來的了, 是用做月亮剩下的東西做的。 ”
媽媽聽了先是楞了一下, 然後特別激動地親吻了自己的女兒:“寶貝, 你的想像真奇特。 ”
爸爸聽了這件事以後也非常高興, 拉過女兒給她講女媧造人的傳說……
Advertisiment
但在現實生活中, 孩子的“奇思妙想”常常會遭到成人的打擊——“星星本來就有的, 有什麼好想的, 快點背書吧!”、“你就會想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老師講的卻什麼也不知道。 ”、“你去看看書上怎麼寫的!”
我們成人在不知不覺中將孩子引入一個不需要想像, 只需要記憶的世界, 最終, 這些孩子也變得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 只會重複前人的知識與技能, 不會突破與創造。 所以, 如果你認為想像力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就留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留意你對孩子“奇思妙想”的反應。
2、留給孩子想像的“空間”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 周圍有太多相對孩子而“博學”的成人, 很多時候, 只要孩子問, 成人就會趕快回答, 生怕破壞了孩子的“求知欲”,
Advertisiment
一個折紙遊戲中, 孩子學會折小兔子後, 把小兔子貼在了紙上。 這時媽媽問:“小兔子生活在哪裡啊?”
孩子就給小兔子畫了一個漂亮的房子, 還有綠草地、美麗的小花。 接著媽媽又問:“你知道小兔子吃什麼東西嗎?”
“它最喜歡吃蘿蔔, 我得給它畫些蘿蔔!”孩子高興地繼續做著。
“你覺得小兔子還需要什麼呢?”
“還需要朋友、媽媽、爸爸、玩具……”
孩子開始設計出越來越多的東西。 原本只貼了一隻小兔的白紙, 現在不但有了漂亮的房子、綠色的草地、美麗的鮮花、可口的蘿蔔, 還有在跑步的小烏龜, 另一隻穿著裙子的小兔, 大大的蘑菇, 飛翔的小鳥,
Advertisiment
這不正是訓練孩子想像力的好辦法嗎?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玩, 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聰明”, 盡可能保證孩子是遊戲的“主人”, 這樣才能給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留下足夠的空間, 而孩子也可以在自己的想像中玩得更盡興、更自主、更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