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做媽媽,你需要學會心上插把刀!

面對孩子的呼喊, 媽媽為何裝作聽不見

電影中有一個場景:眼睛瞎了的小查理斯在家裡到處撞, 跑, 不停地跌倒、摔跤, 痛的實在受不了, 他邊哭邊大聲叫著:“媽媽, 媽媽, help me , help me , help me!”媽媽站在房間的一個角落裡, 滿臉都是淚水, 但她只是默默地看著兒子, 一言不發。

心上插把刀, 看著孩子受苦, 揣著自己的心, 站在孩子的身後, 默默地看著他跌倒, 把擔心、焦慮、不信任轉化成放手, 相信和鼓勵, 這才是愛!這是真正的愛!這是更高層級的母愛!

小查理斯將來需要一個人面對自己的人生, 他要學會在黑暗當中, 找到自己的位置,

Advertisiment
找到自己的方向。 所以, 即便媽媽心裡插把刀, 也要捨得讓孩子受苦。

現在不吃苦, 將來准辛苦

作為媽媽, 要承載自己的不舒服, 承載自己內心的痛苦, 陪伴著他長大, 不是幫助他長大, 這是對媽媽非常大的考驗。 被子疊得不整齊, 幫他疊疊;鞋帶系不上, 幫他系上;騎車摔倒了, 幫他扶起來, 看著孩子難過, 去哄他、抱他……做一個為孩子遮風擋雨的媽媽很容易, 但做一個心上插把刀看著孩子受苦的媽媽非常非常不容易。 有時, 我們甚至覺得這樣的媽媽非常殘忍, 怎麼可以這樣對待孩子。 可是, 沒有父母完全能擋住的風雨, 而擋住的風雨也許正是練就堅強翅膀的源泉, 擋住了風雨, 夭折了飛翔的翅膀。

每個孩子都必須承擔起自己生命的責任。

Advertisiment
我女兒要去國外讀書, 我想培養她自己學會做飯、不管去了哪裡都不至於餓肚子的能力。 可是剛開始, 她寧願不吃飯, 不學也不做, 看著她這樣子, 其實我在旁邊, 內心是很掙扎的, 但是我想我得熬住, 因為, 我肯定不可能永遠陪著她, 每頓飯都做好, 她爸爸也不可能, 而她將來是要自己做的, 不僅要做, 還要學會能夠為自己一日三餐做的比較好。

我們都想培養一個具有獨立自理生活能力的孩子, 這個能力不是說出來的, 是做出來的。 而做的過程, 開始是踉踉蹌蹌, 做得勉勉強強, 然後比較熟練, 最後非常地嫺熟。 能夠自如地安排自己衣食住行的能力, 這一定不是保姆能夠幫著達到的, 這個能力也不是爺爺奶奶幫助完成的,

Advertisiment
更不是自以為很愛孩子的媽媽包辦完成的。

做一個讓孩子高興、自己內心舒服的媽媽是非常容易的, 可是, 順風順水和舒舒服服不會給人帶來成長, 孩子也是在跌跌撞撞、經歷各種體驗中才能羽翼豐滿。 因為沒有一種能力純粹是在歡樂和愉悅中產生, 面對風雨的能力都在痛苦和挫敗中培養起來的。 現在不吃苦, 將來准辛苦。

孩子心理上也需要“蹣跚學步”

每一個當下, 回到我這麼說這麼做到底對孩子有沒有幫助, 即便你當時心裡非常難受, 但是當你想到孩子將來能夠獨自生活, 這個苦自己要吃下來。 這個苦也是你作為媽媽必受之苦, 而孩子成長的苦他一定要經歷的。

每個孩子剛開始蹣跚學步,

Advertisiment
如果摔倒了, 馬上扶一下, 每一次都這樣, 孩子永遠也學不會走路。 但路肯定是要他自己走, 我們肯定不會抱著孩子, 一直把所有的路幫他走, 你抱著的孩子, 永遠都不會走路的。

我們在一個物理上面來講, 比較容易就說是接受這樣一個現實, 而從心理上來講, 孩子也有這樣一個蹣跚學步的過程, 而心理的這個過程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不瞭解的。 之所以有些家庭養出體格比較健壯, 而人格、能力有缺陷的孩子, 就是因為父母在心理上沒有幫助孩子完成蹣跚學步。

圖片來源 | 時光網

一個真正的有能力的媽媽, 能夠真正培養一個能夠承載自己生命責任的孩子。 做每一件事, 說每句話都要想到, 能夠幫助培育孩子獨自面對生活風雨、駕馭跌宕起伏世界的能力。

Advertisiment

為了幫助孩子成長, 忍著內心的痛苦, 才是更負責任的一種母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