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媽媽,我到底該聽誰的?

有時不得不感歎了時間的飛速, 也不知道是否時間也和現代社會的節奏一樣, 在我的感覺裡, 好像它也越變越快了。 這樣飛速的見證, 在我兒子身上尤其明顯, 短短一年時間裡, 當攜手兒子再次出行時, 恍然之間, 感覺他真的已經長成一個大孩子了, 有時都有些不敢相信, 隨即會感慨, 自己也已經步入不惑之年了。

仿佛, 兒子呱呱落地的那幕都還只是在昨天, 嗷嗷待哺的辛勞點滴依然在眼前閃現, 多年來, 生活上、學習上為他付出的心血和操勞, 再回頭時, 忽然覺得一切都那麼輕易地成為了過去,

Advertisiment
漫長的十幾年歲月, 在一眨眼之間成為曾經。 只是, 人生路漫漫, 或許, 作為父母這樣的辛苦還只是開始, 撫養和教育孩子的重擔, 永遠是父母這一生都不可推卸的責任。

說實話, 看到現在已經在外型上長成一個小男子漢模樣, 而在個性上依然還保留著純真孩子氣的兒子, 有時真的不知道, 自己到底算不算是一個成功的媽媽。 或許, 是否成功, 對每個媽媽來說, 標準也是不同的, 而這樣的成功評價, 或許只有當我們老去離世時, 才能有個總結。

一直來我都覺得, 衡量一個好媽媽的標準其實也不是絕對的, 嚴厲的、寬容的、狠心的、心軟的, 未必就一定是對或錯的, 還在於孩子對她的認定和接受。 不過, 做媽媽最根本的一點是不能少了責任心和關愛心,

Advertisiment
不能養了孩子之後, 就一生了之, 以事業忙、壓力大為理由, 推卸了孩子的撫養和教育的職責, 那樣的媽媽, 在我看來, 無論事業多成功, 在媽媽資格上, 一定是不合格的。

我做媽媽的原則是, 只要不違背自然規律, 只要不違背自己良知, 只要不違背孩子天性, 喜歡怎麼養, 都行。 現在, 很多年輕的父母在孩子養育和教育問題上, 或多或少的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煩惱、困惑, 從我個人的經歷和感受來看, 也確實覺得, 現代的家長很多時候真的不太好做。 這已經不是一個個人或單個家庭的問題, 而是一個全社會的問題了。

今天, 我不想就非常複雜又各異的孩子教育問題展開討論, 我只是想結合自己的情況,

Advertisiment
說說我是怎麼“養”孩子這個最基礎、瑣碎的感受吧。

1、孩子應該由誰來帶?

我懷孕沒多久, 因為需要保胎, 就辭去了工作, 以完全放鬆的心情在家休養安胎, 準備好一切, 迎接未來寶寶的到來。 那時, 老公的工資也不算很高, 說實話, 如果孩子出生後, 請個全職保姆的話, 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好在, 我父母都已經退休在家, 於是, 我們決定, 等孩子出生後, 在父母的幫助下, 共同帶小寶寶。

兒子出生後, 我就在自己媽媽家“做月子”。 我呢, 除了隔3、4個小時母乳餵養寶寶, 給寶寶換尿布, 一天三頓按時補充營養之外, 一般情況下都非常聽話的躺在床上睡覺休息, 畢竟養好了自己的身體, 以後才能有精力自己帶孩子, 才能有健康的身體賺錢養兒子。

Advertisiment
我媽媽負責照顧我起居和給寶寶洗澡, 爸爸則負責全家的三頓, 尤其我的飲食, 老公就負責上班賺錢, 回家後洗寶寶的尿布和衣物。

兒子6個多月之前, 我一直沒有上班住在父母家, 孩子基本上就是在我父母的幫助下, 一直自己帶在身邊。 等我上班之後, 白天, 我父母幫我帶著兒子, 後來兒子上了幼稚園, 他們就替我接兒子放學, 我們晚上下班回家後, 兒子的一切:吃飯、洗澡、講故事、哄睡覺就都由我自己負責。 週末, 我們夫妻兩個就帶著孩子回到自己的家中, 讓父母可以得到一個休息調整的機會。

好在, 我不是那種特別挑剔、講究細節的人, 平時, 我父母給兒子穿啥、吃啥, 去哪玩, 我都不去干涉的。 當然, 一旦我回家後, 我怎麼照顧兒子,

Advertisiment
我的父母也不會來橫加指點的。 我和長輩之間, 都絕對信任彼此, 在兒子問題上偶爾遇到分歧, 也會通過交流、探討後, 達成共識, 從而減少了矛盾的產生。 這樣, 我們也省心很多, 可以在白天沒有後顧之憂地投入工作, 父母呢, 也樂於在沒有責怪和漫駡聲中帶著第三代。

其實, 現在每個家庭都只有這一個孩子, 要說溺愛, 有時覺得, 年輕的父母甚至比之長輩更厲害。 不要總覺得, 孩子脾氣壞, 不聽話, 都是長輩溺愛的結果, 關鍵是不要讓孩子覺得, 在祖輩那裡和在父母那得到的待遇是可以不同的。 所以, 父母和長輩之間達成一個共識後去帶一個孩子, 這是最重要的。 一旦無機可乘, 這孩子也就不可能“使壞”, 利用兩代人之間的不和諧來吵鬧了。

所以,我個人覺得,孩子完全父母帶,或完全不信任由父母帶,都是太過絕對選擇。我更反對孩子完全由保姆來帶,那樣更不利於自己孩子和家人之間的親情交流。其實,老有老的方法和經驗,小有小的思想和眼界,只有將兩者和諧地融洽在一起,才會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也能讓父母和長輩之間有更多的接觸和情感交流的機會,讓雙方都能在共同養育寶寶的過程中,學到更新、更好的,對自己有利的知識。

所以,我個人覺得,孩子完全父母帶,或完全不信任由父母帶,都是太過絕對選擇。我更反對孩子完全由保姆來帶,那樣更不利於自己孩子和家人之間的親情交流。其實,老有老的方法和經驗,小有小的思想和眼界,只有將兩者和諧地融洽在一起,才會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也能讓父母和長輩之間有更多的接觸和情感交流的機會,讓雙方都能在共同養育寶寶的過程中,學到更新、更好的,對自己有利的知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