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越來越多的爸爸參與到寶寶的撫育隊伍中來, 那第二次當老爸又會是怎樣呢?第二次當老爸又會遇到怎樣的問題, 又會有怎樣的心得體會呢?
2013年6月3日下午3點, 迎來了我們的諾諾寶貝。 說老實話, 二寶出生確實沒有像大寶出生那時候那麼緊張與激動。 也是因為老大從一出生就被告知因羊水2度污染疑似新生兒肺炎, 在醫院一下多住了7天, 根本沒時間細細體會, 每天都在關注孩子身體資料的變化。
二寶出生的時候我是在產房全程陪護, 有更多時間來體會“做爸爸”的感覺。 當第一次抱起二寶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在老婆大人和我的悉心照顧下, 加上爺爺奶奶團隊的鼎力支持, 諾諾一轉眼都1歲多了。
乖乖網:好幸福的畫面。 很高興能與您一起聊聊“做爸爸”的事兒。 您有兩個寶貝, 俗話說,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 您在養育兩個孩子的過程中, 所用的教養方法是怎樣的呢?
王明宇:兩個孩子教養, 用的方法是不能完全一樣的。 兩個孩子的性格, 包括他們的自身特點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 核心很重要, 就是方法要不一樣。 還有, 很重要的一點, 就是要有一個標準。 儘管方法不一樣, 但是標準必須統一,
Advertisiment
舉個例子, 有的時候老大會不小心欺負妹妹一下, 妹妹哭了。 這時, 要具體分析老大是什麼原因, 是他故意的還是之前的事引發的?如果每次都把責任歸到老大身上, 時間長了老二會感覺我永遠什麼都是可以的, 我去抓哥哥一下, 我去打一下……仔細觀察後, 如果是妹妹的原因, 我也會和妹妹說, 這個是不可以的, 不應該這樣對哥哥。 之前跟老人在一起住的時候, 發生同樣的事, 爺爺奶奶沒有去制止, 在長輩的生活裡原先老二也都是主動“襲擊”老大, 但到了現在的年代需要一些方法來引導。
也就是說, 對待孩子一定不能有偏頗, 一定要相對公平。 逐步讓他們養成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Advertisiment
乖乖網:教育孩子給了我們很大的力量, 從那時開始, 我們開始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 甚至開始注重自己的言行……在養育兩個寶貝的過程中, 您是怎樣給孩子做榜樣的?
王明宇:其實, 不是孩子在接受我們的教育, 我們與孩子更是相互教育的過程。 教育孩子的同時, 更是在完善自己。 孩子是很純潔的, 他們真的是很無瑕, 他們內心深處每一個細節都是真善美的東西。 有的時候, 需要讓他們知道, 爸爸也很辛苦啊, 也需要家裡人照顧。 我會說爸爸的這個腿也疼, 你能不能幫爸爸揉揉腿?結果孩子會給我捶腿,
Advertisiment
要塑造孩子先從糾正自己做自己開始。 舉個例子, 有時候在路上不小心掉下一張紙, 我們會說應該把它扔到垃圾箱裡, 他就真的是深彎下腰去把這張紙扔到垃圾箱。 我們成年人, 有時可能就沒有在意這件事兒, 但是這麼一個小動作不是在表達著公民意識和環保意識嗎?我們從小就需要將真的、好的事物使他們受到影響, 而不是說長大了你會有一些改變。 所以說, 需要讓孩子從小在日常行為當中養成, 從小就埋藏在心靈深處。
老爸育兒經還有, 就是談到這個給孩子做榜樣的問題。 一定要學會跟家裡的長輩包括我們的父母溝通。 父母是一種教育理念,
Advertisiment
乖乖網:在我們的生活中通常爸爸都比較忙, 忙著工作, 忙著社會活動。 但爸爸的陪伴, 對孩子來說越來越被重視了。 對陪伴孩子, 您是如何做的?
王明宇:儘管有時工作非常忙, 有的時候晚上回來都非常晚, 有的時候甚至週末都沒有時間。 該怎麼辦呢?我會有一個強制性的計畫, 就是計畫每週至少有一天完全與孩子在一起;用微信經常與孩子們保持溝通;還有一個習慣, 就是再忙也會抽出時間給家裡打電話, 老二雖然很小, 有可能不能完全聽懂,但她聽見爸爸的聲音是很高興的。
其實在陪伴孩子過程當中,有很多值得我反思的地方。有件事情也是記憶深刻久久不能忘懷。老大男孩兒3歲以後,變得很淘氣,甚至說他的有些行為我們是難以琢磨的,有的時候已經到了讓人完全忍受不了、完全控制不了的地步。記得有一次,孩子鬧得特別厲害,然後正好趕上我當時也比較生氣,就當著孩子的面兒把他的槍給掰斷了。孩子瞬間就呆了,我自己也感覺到,真的是很後悔,怎麼能夠去做這樣的事兒啊?自己沒有控制住情緒的這個瞬間,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多少傷害?這給我自己是一個很大的教訓。因為,你就是孩子的榜樣,如果說你都是這麼處理問題的話,那麼孩子在以後也會採用很多極端的手段去處理一些事情。所以,無論如何,真的是不能去打孩子,或者說是用極端的方法宣洩自己的情緒。
老爸育兒經我覺得特別重要的是,不管大孩子小孩子一定要去深入地發掘他們真正的興趣點,那就需要我們仔細觀察。有可能他就是很喜歡幹些家務呢?而且,他對感興趣的事物階段性是不一樣的,有可能在某一個階段他比較喜歡畫畫,也有可能會喜歡上別的事物;一定要有足夠大量的機會,帶他們接觸外面的世界。舉個例子,我們老大有些羞澀,見到外人總是很害羞,不夠放得開。我和他媽媽就會找一些機會經常帶他去一些人多的地兒,讓他更多地與陌生人去交流,去表現自己,慢慢地他就不再像原來那麼羞澀了;還有就是一定要創造自己跟孩子共同的愛好。
有可能不能完全聽懂,但她聽見爸爸的聲音是很高興的。其實在陪伴孩子過程當中,有很多值得我反思的地方。有件事情也是記憶深刻久久不能忘懷。老大男孩兒3歲以後,變得很淘氣,甚至說他的有些行為我們是難以琢磨的,有的時候已經到了讓人完全忍受不了、完全控制不了的地步。記得有一次,孩子鬧得特別厲害,然後正好趕上我當時也比較生氣,就當著孩子的面兒把他的槍給掰斷了。孩子瞬間就呆了,我自己也感覺到,真的是很後悔,怎麼能夠去做這樣的事兒啊?自己沒有控制住情緒的這個瞬間,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多少傷害?這給我自己是一個很大的教訓。因為,你就是孩子的榜樣,如果說你都是這麼處理問題的話,那麼孩子在以後也會採用很多極端的手段去處理一些事情。所以,無論如何,真的是不能去打孩子,或者說是用極端的方法宣洩自己的情緒。
老爸育兒經我覺得特別重要的是,不管大孩子小孩子一定要去深入地發掘他們真正的興趣點,那就需要我們仔細觀察。有可能他就是很喜歡幹些家務呢?而且,他對感興趣的事物階段性是不一樣的,有可能在某一個階段他比較喜歡畫畫,也有可能會喜歡上別的事物;一定要有足夠大量的機會,帶他們接觸外面的世界。舉個例子,我們老大有些羞澀,見到外人總是很害羞,不夠放得開。我和他媽媽就會找一些機會經常帶他去一些人多的地兒,讓他更多地與陌生人去交流,去表現自己,慢慢地他就不再像原來那麼羞澀了;還有就是一定要創造自己跟孩子共同的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