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做聰明父母 三個月寶寶這樣教

當提到為孩子建立日常常式的時候, 家長們想到的往往是孩子長大後, 如何建議。 事實是, 在嬰兒三個月的階段, 就可以為他們制定類似的日常安排, 並且逐步培養他們的生活習慣, 使之適應。 在這個過程當中, 還需要父母投入更多的耐心與細心。

新生兒與嬰幼兒在八周之內的年齡階段, 較難被置於嚴格的常規計畫當中, 他們需要被即時滿足, 並且自行決定睡多久、吃多少, 諸如此類。

但是, 在寶寶三個月的時候, 父母可以開始為他們建立起日常常式, 包括睡眠、進食和活動。 並且, 父母已經能夠區分出寶寶的習慣、喜好與排斥等方面,

Advertisiment
這些都漸漸成為小人兒的個性顯現。

日常常式的制定, 有助於幫寶寶調整並適應, 包括日常的作息、餵養等一系列的行動, 這將給予寶寶意義上的一致性與結構化管理, 但是並不過於嚴格。

三個月寶寶的日常常式, 包括哪些事項?

父母可以記錄並跟蹤嬰兒的睡眠和飲食模式, 包括相互間的影響、作用。 寶寶們必須能夠適應在自己嬰兒床之外的地方入睡。 但是如果餵飯的時間晚了, 或者午睡不完整, 這類的日程會受影響, 甚至被打亂。 因此, 父母建立的日常常式需要具備相應的靈活性, 堅持執行但不是生搬硬套, 可以適用於任何狀態之下。

結構化的日常常式不等同於時間表, 時間表偏向於幾點鐘做什麼,

Advertisiment
而日常常式則在於建立模式, 並且説明寶寶培養習慣。 久而久之, 讓小傢伙明白接下來會做什麼、可以期待些什麼。 這將幫助嬰兒更好得適應並理解他們周圍的世界。

每一次當父母餵養寶寶、或換尿片、或他們哭泣時的安撫, 都需要漸漸強化寶寶的意識, 讓他明白:有人在身邊。 不可忽視的一個事實便是, 如果父母不夠細心, 寶寶的壓力會非常之大。 這對於嬰兒的大腦及身體的成長、發展都具有推動作用。

嬰兒的世界需要父母同步參與

在這個階段, 爸爸的感覺可能會認為寶寶更願意和媽媽在一起, 因為似乎和媽媽相處時, 小傢伙不哭、不鬧、不挑剔。 其實, 這是與媽媽給孩子餵養、供食, 以及熟悉的氣味等因素相關。

Advertisiment
為了讓爸爸也可以和寶寶建立親密的聯繫, 不妨將母乳擠到奶瓶裡, 讓爸爸抱著寶寶喂他喝。

同時, 試著由老爸幫寶寶洗澡、換尿片, 加強並鞏固親子互動。 寶寶對於習慣和適應需要時間, 而當父母為他們建立起了常規的常式時, 無疑等同於喚起他們的行為意識。

在寶寶三個月的階段, 如果為他們建立了理想的日常常式, 父母同樣受益。 這意味著, 爸爸媽媽也將同步節省更多的時間, 可以將效率最大化。 並且, 適當得安排自己的事務及活動-當然, 也包括推著嬰兒車, 與朋友們用餐、小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