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健康新生寶寶應具備的10個標準

終於, 終於, 我們的小天使終於來到了人間, “千呼萬喚始出來”。 我們的爸爸媽媽多麼想看看這個小生命的誕生啊。 這個人間的新成員也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媽媽肚子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呢?不過, 先別急, 新生寶寶大不相同, 很多護理細節需要注意, 先讓醫生護士看看我們的新生兒是否健康。 今天小編為您列出十大標準, 可以讓各位爸爸媽媽對新生兒健康認識更加清晰。

寶寶健康有標準

1、新生兒降生後先啼哭數聲, 後開始用肺呼吸。 頭兩周每分鐘呼吸40-50次。

2、新生兒的脈搏以每分鐘120-140次為正常。

Advertisiment

3、新生兒的正常體重為3000-4000克, 低於2500克屬於未成熟兒。

4、新生兒頭兩天大便呈黑色綠粘笛狀, 無氣味。 餵奶後逐漸轉為黃色(金黃色或淺黃色)。

5、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開始排尿, 如超過或第一周內每日排尿達30次以上, 則為異常。

6、新生兒體溫在37-37.5攝氏度之間為政治。 如不注意保暖, 體重會降低到36攝氏度以下。

7、多數新生兒出生後第2-3天皮膚輕微發黃, 若在出生後黃疸不退或加深為病態。

8、新生兒出生後有覓食、吸允、伸舌、右咽及擁抱等反射。

9、給新生兒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 自第二個月開始起視線會追隨活動的玩具。

10、出生後3-7天新生兒的聽覺逐漸增強, 聽見響聲可引起眨眼等動作。

新生兒出院指導是新生兒科護士向接嬰兒出院的家長進行有關新生兒康復出院後健康知識的宣教,

Advertisiment
教會家長在院外如何正確護理新生兒, 幫助家長解決護理過程中所遇到問題的一種科學指導。 是整體護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對促進新生兒健康成長, 預防疾病, 提高家長育兒自信心具有積極作用。 出院指導包括向家長宣教以下內容。

新生兒出院指導

1環境

室內應乾淨整潔, 每日通風2~3次, 避免對流風直吹嬰兒。 保持房間安靜, 室溫22~24℃, 濕度55%~65%。

2基礎護理

1)沐浴每日為嬰兒沐浴1次, 保持皮膚清潔, 避免細菌對嬰兒身體的侵害, 預防疾病。 沐浴時應關閉門窗, 保持室溫24~26℃。

2)體溫監測每日測體溫至少2次, 維持體溫在36~37℃之間。 若體溫持續過高, 超過38℃,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3)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Advertisiment
特別是皮膚皺褶及臀部, 及時更換尿布, 大小便後用溫水洗淨或濕巾擦淨臀部, 避免因大小便刺激引起臀紅或尿布性皮炎。 如已發病塗護臀霜或兒膚康, 並保持臀部乾燥。

4)臍部護理給予臍部護理2次/d。 嬰兒沐浴後臍帶未脫落者, 用無菌棉簽沾75%的酒精塗抹臍帶根部及臍周, 保持乾燥, 直至臍帶脫落無分泌物為止。

5)餵養堅持母乳餵養(1年以上), 哺乳後將嬰兒豎起輕拍其背部便於胃內氣體排出, 並使嬰兒呈右側臥位。 哺乳後應勤觀察, 避免乳液返流引起嗆咳甚至窒息。

6)撫觸撫觸時間應在兩次進食中間, 或餵奶1h後, 午睡或晚上就寢前, 嬰兒清醒, 不疲倦, 不饑餓, 不哭鬧時進行。 撫觸前要洗淨雙手, 不使用指甲油, 不戴首飾。

Advertisiment
保持室溫28℃, 雙手塗嬰兒潤膚油, 撫觸嬰兒皮膚力度要合適, 不能太輕或太重。

預防感染

3預防感染

護理嬰兒前用流動水認真洗手, 哺乳前應用毛巾將乳☆禁☆房擦乾淨, 嬰兒所用物品應保持清潔, 若需人工餵養, 嬰兒的奶具要用開水煮沸消毒, 以免引起嬰兒腹瀉或鵝口瘡。 應儘量減少親戚朋友的來訪, 避免大人將外界細菌帶給嬰兒。 家人患傳染性疾病時應與嬰兒隔離。 在預防方面, 必須在鵝口瘡、腹瀉等疾病予以重點關注。

4預防接種及其他

1)卡介苗卡介苗接種後4—6周局部(左上臂)可能有小潰瘍, 結痂脫落後形成瘢痕。 注意保護創口不受感染。 接種後滿3個月時, 抱嬰兒並攜帶卡介苗接種卡片到所在區縣結核病防治所複查接種效果。

Advertisiment

2)乙肝疫苗出院48h內將乙肝疫苗接種卡片交到住地附近醫院的保健科, 聯繫預防保健事宜。

3)保健通知單出院48h內交到住地附近醫院保健科, 以便及時建立接種檔案及隨訪登記。

4)新生兒疾病篩查《母嬰保健法》規定每個新生兒在吃奶滿72h後必須進行甲狀腺功能低下及苯丙酮尿症的篩查。

小編總結:新生寶寶一出生, 爸爸媽媽可以從他們的啼哭聲、脈搏、體重等指標, 來判斷這是否為一個健康的新生寶寶。 看著剛剛生下來的小寶寶, 不少新手媽媽會有許多疑惑。 寶寶的耳朵怎麼有點招風?會不會是扁平足?腿怎麼不直?我的寶寶是不是不正常?以上的介紹會使年輕的媽媽們寬心不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