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健康自主輕鬆遠離子宮頸癌

三大護法:疫苗+抹片+安全性行為

子宮頸癌是婦女最常見的癌症之一, 是婦女健康的一大殺手, 根據統計, 每年平均有超過5,000位婦女罹患子宮頸癌, 800多位婦女死于子宮頸癌。 6年前, 臺灣婦女子宮頸癌的發生率高於乳癌發生率, 在衛生單位積極宣導安全性行為, 以及定期進行「6分鐘護一生」的抹片篩檢等政策宣導下, 讓子宮頸癌的發生率、死亡率逐年降低。

近年來, 隨著可預防子宮頸癌的疫苗上市, 可以主動阻止致癌型人類乳突病毒侵襲, 説明女性朋友輕鬆遠離子宮頸癌。 子宮, 是女人的第六臟器, 而子宮頸癌堪稱是女性健康的殺手,

Advertisiment
如何預防及早期發現子宮頸癌, 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功課。

疾病篇

子宮頸癌是由於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引起的, 子宮頸細胞因為長期受到某些刺激或是感染而產生發炎反應, 正常的細胞產生不正常的變化, 便有可能轉變為早期的子宮頸癌細胞。

初期症狀不明顯難自覺

門診中, 常有病患無法接受自己罹患子宮頸癌的事實, 這是因為子宮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罹患者本身往往並沒有任何明顯的疼痛症狀, 因此, 一旦檢查卻發現是癌症, 難免令人難以承受。 吳文毅醫師表示, 由於HPV只會感染子宮頸上皮細胞, 並不會驚動免疫系統, 而且子宮頸癌早期也沒有明顯症狀, 因此, 感染者本身很難自我察覺,

Advertisiment
必須經由抹片檢查才會發現, 這也使得例行的子宮頸抹片檢查更為重要。

致癌性HPV病毒

HPV病毒約有100多種, 吳文毅醫師表示, 有些只會感染皮膚, 有些則感染黏膜, 另外有15種類型已確認是屬於致癌性的危險型, 而按照致癌的可能性, 又可分為高風險性及低風險性。 根據WHO公佈之流行病學資料, 臺灣女性的子宮頸癌約有70.6%是由致癌性HPV第16或18型所導致。

【高風險性HPV易致癌】與子宮頸、生☆禁☆殖☆禁☆器、會陰等部位之鱗狀細胞癌、腺癌有關, 例如HPV16、18、31、33、45、52、58等型別。

【低風險性】與表皮疣、尋常疣、生☆禁☆殖☆禁☆器疣(俗稱菜花)有關, 例如HPV1、2、4、6、11等型別。

陰☆禁☆道有莫名出血要小心

子宮頸癌最早期的症狀就是帶有血絲的陰☆禁☆道分泌物, 但是這種不正常的陰☆禁☆道點狀出血現象,

Advertisiment
卻經常發生於性行為之後, 而且不會有疼痛感, 往往不容易察覺。 有些女性是因為自己在非月經期間卻有莫名的出血現象, 才鼓起勇氣到醫院做抹片篩檢, 而停經後的婦女, 如果有這種異常的出血現象, 比較會引起注意而去求醫。

另一方面, 若有異常的分泌物, 例如陰☆禁☆道分泌物有異味、夾雜血絲或是有膿樣的分泌物, 都有可能是子宮頸癌發生的警訊, 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應該即刻就醫。

4大原因增加罹癌機率

吳文毅醫師表示, 造成子宮頸癌的可能原因, 主要包括了1.不安全的性☆禁☆生☆禁☆活;2.性病感染;3.子宮頸發炎;4.抽煙等。 醫師表示, 其中「不安全的性☆禁☆生☆禁☆活」是引發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 越早有不當的性☆禁☆生☆禁☆活或有2個以上的性☆禁☆伴☆禁☆侶,

Advertisiment
會增加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 此外, 子宮頸長期損傷、破皮、糜爛、發炎等情況, 都可能加劇子宮頸細胞的發炎反應, 而轉變為早期的子宮頸癌細胞。

抹片篩檢率低且無法避免感染發生

子宮頸抹片檢查, 向來被認為是防治子宮頸癌的重要篩檢方式, 然而, 吳文毅醫師指出, 根據非正式統計, 在過去10年臺灣每年接受抹片篩檢的女性大約只有三成, 而且抹片檢查的主要目的在於早期偵測癌前病變, 以便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 但仍無法避免感染HPV致癌性病毒的情況發生。 因此, 建議搭配子宮頸癌疫苗接種, 幫助女性朋友有效避免感染HPV病毒, 降低子宮頸癌的罹患率與死亡率。

防護篇

預防癌症必須多管齊下, 女性朋友更應重視安全的性行為,

Advertisiment
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並配合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保護自己輕鬆遠離癌症侵襲。

Step1接種疫苗

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 除了傳染性疾病可以透過疫苗接種方式提升防禦力之外, 已經有可以預防子宮頸癌的疫苗上市, 讓女性朋友的健康多一道防護措施, 可說是女性朋友的一大福音。 吳文毅醫師表示, 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可以誘發血清抗體, 主動阻止致癌性HPV的感染, 以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機率。

注射疫苗最佳時機

由於人體的免疫系統在12歲的時候達到顛峰, 接著就開始逐年下降。 因此, 當體內免疫系統達到顛峰時, 注射疫苗便可以使其產生較高濃度之抗體。 根據研究指出, 10~14歲女生在注射疫苗之後, 所誘發的抗體濃度是15~25歲女性的兩倍以上。因此,10~14歲、未發生過性行為的少女,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可以獲得最佳的保護力。但是,年紀較大的婦女施打疫苗,也可以獲得足夠的免疫力。

子宮頸癌疫苗共有3劑,建議女性朋友按時完成接種,讓保護力更周全。

預防癌症不能單靠疫苗

是否注射疫苗之後,就能百分之百預防癌症發生?因為目前核准之HPV疫苗,僅能預防16、18型所引起之子宮頸癌前期病變及癌症,除此之外,仍有多種會引起子宮頸癌之HPV分型。另外如果沒有如期程及劑量施打HPV疫苗,會影響疫苗的效果。又如果在施打疫苗前已經感染過HPV,疫苗效果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建議,20歲以上女性、曾有過性行為者,除了施打子宮頸癌疫苗,仍應定期做抹片檢查,也不能忽視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

Step2定期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正確認知

子宮頸癌的發生與人類性☆禁☆生☆禁☆活有極大關聯,理論上,沒有過性經驗的女性,是不需要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此外,由於HPV感染到發展成子宮頸癌,需要10~20年甚至更長時間,所以,吳文毅醫師表示,已無性☆禁☆生☆禁☆活或停經以後的女性,仍須定期做抹片檢查。而做抹片檢查的最佳時機,是在每次月經週期結束後至下次排卵期之前。在進行檢查前的48小時內應避免性行為,也不要刻意清洗陰☆禁☆道、使用陰☆禁☆道塞劑或是棉條,同時要避免盆浴。全民健保提供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

【檢查頻率】

1.初次性行為之後3年開始第一次抹片檢查,每年做1次。若連續3年檢查結果「正常」,則每2~3年做1次即可。

2.若檢查結果落在灰色地帶,則建議3~6個月後再做抹片檢查。

3.若為輕度癌前病變,應到醫療院所接受進一步檢查。

Step3良好生活習慣

重視安全性☆禁☆生☆禁☆活

良好生活習慣,是讓疾病遠離的不二法門。吳文毅醫師表示,倘若女性平時能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不抽煙、重視安全性行為與固定性☆禁☆伴☆禁☆侶,再藉由疫苗提高防禦力,以及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將能大大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即使罹患了也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所誘發的抗體濃度是15~25歲女性的兩倍以上。因此,10~14歲、未發生過性行為的少女,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可以獲得最佳的保護力。但是,年紀較大的婦女施打疫苗,也可以獲得足夠的免疫力。

子宮頸癌疫苗共有3劑,建議女性朋友按時完成接種,讓保護力更周全。

預防癌症不能單靠疫苗

是否注射疫苗之後,就能百分之百預防癌症發生?因為目前核准之HPV疫苗,僅能預防16、18型所引起之子宮頸癌前期病變及癌症,除此之外,仍有多種會引起子宮頸癌之HPV分型。另外如果沒有如期程及劑量施打HPV疫苗,會影響疫苗的效果。又如果在施打疫苗前已經感染過HPV,疫苗效果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建議,20歲以上女性、曾有過性行為者,除了施打子宮頸癌疫苗,仍應定期做抹片檢查,也不能忽視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

Step2定期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正確認知

子宮頸癌的發生與人類性☆禁☆生☆禁☆活有極大關聯,理論上,沒有過性經驗的女性,是不需要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此外,由於HPV感染到發展成子宮頸癌,需要10~20年甚至更長時間,所以,吳文毅醫師表示,已無性☆禁☆生☆禁☆活或停經以後的女性,仍須定期做抹片檢查。而做抹片檢查的最佳時機,是在每次月經週期結束後至下次排卵期之前。在進行檢查前的48小時內應避免性行為,也不要刻意清洗陰☆禁☆道、使用陰☆禁☆道塞劑或是棉條,同時要避免盆浴。全民健保提供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

【檢查頻率】

1.初次性行為之後3年開始第一次抹片檢查,每年做1次。若連續3年檢查結果「正常」,則每2~3年做1次即可。

2.若檢查結果落在灰色地帶,則建議3~6個月後再做抹片檢查。

3.若為輕度癌前病變,應到醫療院所接受進一步檢查。

Step3良好生活習慣

重視安全性☆禁☆生☆禁☆活

良好生活習慣,是讓疾病遠離的不二法門。吳文毅醫師表示,倘若女性平時能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不抽煙、重視安全性行為與固定性☆禁☆伴☆禁☆侶,再藉由疫苗提高防禦力,以及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將能大大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即使罹患了也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