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健康須知:尿常規檢查的必要性及檢查項目

不少腎臟病變早期會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 這些通過尿常規檢查可發現到。 一旦發現尿異常, 常是腎臟或尿路疾病的第一個指征, 亦常是提供病理過程本質的重要線索。 因此, 做尿常規檢查有很重要的意義。

為什麼要做尿常規檢查

1.pH可反映體內酸堿平衡情況和腎臟的調節功能。 減低:見於糖尿病、痛風、酸中毒、慢性腎小球腎炎等。 增高:見於頻繁嘔吐、泌尿系統感染、服用重碳酸鹽藥、堿中毒。

2.比重參見尿液一般性狀檢驗。

3.蛋白質陽性:見於各種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腎功能不全以及攝入藥物(如奎寧)、磷酸鹽、消毒劑。

Advertisiment
尿pH大於8時, 尿蛋白檢查可出現假陽性。 攝入大量青黴素、尿pH小於4時, 則可出現假陰性。

4.葡萄糖陽性:見於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妊娠後期等。 攝入強氧化劑藥物可出現假陽性。 服用維生素C超過500mg/L, 可出現假陰性。

5.酮體陽性:見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長期饑餓、妊娠劇吐者, 以及攝入L多巴、甲基多巴等藥物。

6.膽紅素陽性:見於肝細胞性或阻塞性黃疽。 攝人酚噻嗪等藥物可出現假陽性。 攝入維生素C超過500mg/L、亞硝酸鹽、大量氯丙嗪, 可出現假陰性。

7.尿膽原陽性:見於溶血性或肝細胞性黃疸。 阻塞性黃疸時為陰性。 攝入磺胺類藥、維生素K、酚噻嗪等可出現假陽性。 攝入亞硝酸鹽、對氨基水楊酸可呈假陰性。

尿常規檢查項目

Advertisiment

尿常規在臨床上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初步檢查, 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 一旦發現尿異常, 常是腎臟或尿路疾病的第一個指征, 亦常是提供病理過程本質的重要線索。 近年來有不少人強調, 負責醫生應自己動手做患者尿常規檢查, 是有利於醫生發現腎臟疾病的一般診斷方法。 下面來具體看一下吧。

(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澤, 主要由尿色素所致, 其每日的排泄量大體是恒定的, 故尿色的深淺隨尿量而改變。 正常尿呈草黃色, 異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藥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變化。

(2)透明度:正常新鮮尿液, 除女性的尿可見稍混濁外, 多數是清晰透明的, 若放置過久則出現輕度混濁,

Advertisiment
這是由於尿液的酸鹼度改變, 尿內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漸析出之故。

(3)酸鹼度:正常尿為弱酸性, 也可為中性或弱鹼性, 尿的酸鹼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飲食種類、服用的藥物及疾病類型。

如何看尿常規化驗單

做尿常規檢查所得結果寫在一張紙上, 這張紙就叫尿常規化驗單。 尿常規化驗單上的指標包括:酸鹼度(pH)、尿比重(SG)、尿膽原(URO)、隱血(BLO)、白細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膽紅素(BIL)、酮體(KET)、尿紅細胞(RBC)、尿液顏色(GOL)。

尿常規化驗單是分析接受尿常規檢查者的身體狀況的重要依據。 以下以表格來說明各指標的意義:

小編總結:做尿常規檢查能早一步發現腎臟或尿路疾病, 早發現早治療很好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