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偽科學 屁股大好生娃

總能聽到上一輩的老人說, 屁股大, 到時候到了生小孩的時候就好生了。 真的是這樣的嗎?“屁股大好生”是長輩們積累人生經驗的臆測, 因為無法以肉眼透視骨盆的大小及結構, 所以人們就從外觀體型來推論, 於是就產生了“屁股大好生, 屁股小難生”的俗話。

掌握順產的4P

影響生產難易度的因素很複雜, 僅以屁股的大小、身高、體重等外觀論之並不可靠, 張建玫醫生從醫學觀點解釋, 影響順利自然產的因素主要是4P:Passage、Passenger、Power以及Psyche。

Passage產道

產道是胎兒娩出的通道, 包括骨產道和軟產道兩部分。

骨產道

骨產道是指從骨盆入口到出口的腔道。

Advertisiment
骨盆的大小、形狀及其與胎兒的比例直接影響胎位和產力, 關係到分娩能否順利進行。 一般來說, 如果骨盆的入口和出口大到足以讓胎兒通過, 就符合自然產的要求。

骨盆4大類型

骨盆分為4大基本類型:女型:近似於圓形。 ‚男型:近似於心型。 ƒ扁型:近似於橫橢圓形。 ④猿型, 近似於上圓下尖的卵形。 一般來說, 女型骨盆及猿型骨盆有利於自然產。 此外, 懷孕時身體會分泌鬆弛素以利於骨盆韌帶鬆弛, 如此可以增加骨盆的伸縮性, 有助於生產。

骨盆測量

臨近生產時, 醫生會為孕婦測量骨盆, 瞭解骨盆的大小及形狀。 骨盆測量有內測量和外測量兩種, 一般做的是內測量。

內測量:內測量之前, 醫生會用窺陰☆禁☆器檢查一下陰☆禁☆道分泌物和宮頸。

Advertisiment
測量時醫生將手指深入孕婦的陰☆禁☆道, 測量骨盆各個平面的寬度, 從而為生產方式的選擇提供依據。 孕婦會稍覺不適, 但一定要放鬆, 這樣測量才會準確。 如果有先兆流產或早產史, 應提醒醫生暫時不要做內測量, 可以先做外測量, 大致瞭解一下骨盆的情況, 到臨產後再做內測量。

外測量:醫生會用一個特製的尺子從體外測量骨盆的大小。 這種方法簡便易行, 但由於受到骨骼厚度和皮下脂肪、肌肉等軟組織的影響, 結果不十分準確。

胎兒會幫助媽媽分娩

那麼是否有些孕媽媽會擔心骨盆狹小阻礙順產, 而希望在生產前做個骨盆X線檢查, 來決定生產方式呢?張建玫醫生表示, 一般來說, 早期的醫生在產程遲滯或超過預產期卻不見產兆時,

Advertisiment
會建議孕婦進行骨盆X線檢測, 但是現在已很少這樣做。 一方面擔心X光的暴露會增加胎兒的健康風險;另一方面, 做骨盆內測量已經能較準確地瞭解孕婦的骨盆情況;再者, 除了骨盆的因素之外, 胎位、胎兒體型大小、子宮頸的擴張速度等, 更是影響順產的諸多要素。 舉例來說, 有時候孕婦的骨盆雖然小, 但是如果胎頭不大, 還是很容易自然產的;而即使胎頭偏大, 胎兒也有順應生產的方式, 因為胎兒的頭骨尚未癒合, 為了適應產道, 胎兒會盡全力地變更頭型, 穿過產道, 一起幫助媽媽分娩。

有骨折病史要留意

值得注意的是, 產婦如果有嚴重脊柱側彎、曾進行脊柱手術、小兒麻痹等問題,

Advertisiment
那麼出現骨盆變形或狹窄的幾率可能比較高;或曾經有骨盆骨折病史的產婦, 也可能增加自然產的難度。 這時候一定與產科醫生商量, 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

軟產道

軟產道是由子宮下段、宮頸、陰☆禁☆道以及骨盆底軟組織構成的彎曲管道。

在懷孕前以及懷孕初期, 子宮的頭部約1釐米寬。 從妊娠12周開始直到臨產後規律的宮縮作用, 使子宮的頭部逐漸被拉長而形成子宮下段。

子宮頸管是子宮腔的下半部分, 孕期此處緊閉, 否則胎兒會掉出來, 發生流產。 臨產後子宮頸管逐漸向外擴張開大, 子宮頸口也逐漸開大到10釐米, 從子宮腔到陰☆禁☆道最終形成像一根管子那樣。 從有規律的宮縮開始到宮口開全, 需6~8小時。

Advertisiment

受到激素作用, 在妊娠末期, 陰☆禁☆道以及骨盆底軟組織逐漸增生肥大, 血管變粗, 血運豐富, 變得柔軟和具有伸展性, 利於胎兒的順利通過。

Passenger胎兒

Passenger指胎兒的情況, 包括大小、胎位和有無畸形。

胎兒大小:胎兒過大致使胎頭過大時, 即使骨盆正常也可引起頭盆不稱而導致難產。

胎位:胎位是指胎兒在子宮裡的位置, 一般分為頭位、臀位、橫位等。 頭位是有利於自然分娩的胎位, 因為胎兒的頭徑比身體其他部位大, 胎兒頭部娩出後, 身體其他部位娩出就比較容易了。 臀位元時, 由於先露部分比胎頭周徑小且軟, 下肢及臀部娩出後, 不能對產道進行有效地擴張, 使胎頭娩出困難;橫位的胎兒更是很難通過產道, 必須做剖宮產。

有無胎兒畸形:胎兒某一部分發育異常, 如腦積水、聯體畸形等,由於胎頭或胎體過大,容易造成難產。

Power產力

產力就是打開緊閉的子宮口,把胎兒及其附屬物從子宮內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宮收縮(陣痛)和腹壓。

子宮收縮

第一產程要忍痛

要順利生產必須有有效的子宮收縮,如果宮縮乏力,產程進展得就會比較慢。整體來說,生產分成3個產程,第一產程是從產婦出現規律的陣痛到子宮頸全開(10釐米)的時間。子宮收縮時,會將壓力經由羊水和胎兒往下傳導,而使得子宮頸變薄,然後逐漸擴張,直到子宮頸全開。這時候產婦要切記放輕鬆,不要用力,否則很可能導致子宮頸水腫,延長產程。另外,產婦可以下床走動,以減輕疼痛,進而加速產程;若是沒有力氣走動,在病床上休息時,最好經常改變姿勢,有利於骨盆腔的血液迴圈,最好的姿勢是儘量讓上半身抬高,借助重力的作用,加速生產。

第二、三產程配合子宮收縮用力

到了第二產程,子宮頸已全開,胎兒慢慢往下降,產婦會覺得疼痛的部位逐漸往下移。當胎頭壓迫到骨盆,產婦會不由自主地想用力。這時候產婦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憋氣、用力。當子宮收縮時,深吸一口氣,憋住,用力把胎兒往下擠,待收縮停止後把握時間休息,等待下次收縮時再開始。第三產程是從胎兒出生到胎盤娩出這段時間,這個過程很快,比起前兩個產程要輕鬆得多。

腹壓

母體腹部壓力增強時,會把胎兒推向骨盆出口,所以腹壓也是產力之一。就像便秘時排便一樣,腹壓會協助宮縮將胎兒娩出。腹壓常常不受意識的支配,即使不會用力的產婦,當胎兒的頭部壓迫骨盆底組織和直腸時,可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動作,這時候產婦會主動屏氣,咬緊牙關向下用力。在胎兒娩出時靈活運用腹壓,可起到明顯的效果,能縮短產程,否則容易造成產婦疲勞及宮頸水腫,導致產程延長。

Psyche心理

產婦的心理調適相當重要,每個產婦在臨近預產期時,心中難免恐懼,張建玫醫生表示,面對劇烈的生產疼痛,恐懼在所難免,但孕媽媽一定要有充足的自信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要相信生產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母性本能,自己一定可以。

家人的支援也相當重要,待產過程最好有丈夫及家人的陪伴,可以增添產婦的勇氣,也可以幫上一些忙。而護理人員的專業協助,更有助於產婦運用正確的呼吸及放鬆技巧。

選擇適合的待產環境

如果產婦不適應傳統的待產房,覺得頻頻換床不方便,或擔心聽見鄰近產婦的喊叫而影響自信心,目前部分醫院提供產婦從待產、生產到恢復都在同一個房間的居家式待產環境,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掌握順產訣竅

雖然生產是段痛徹心扉的歷程,但是大部分的女人都能夠安然度過,所以產婦更要相信自己也能做得到。此外,張建玫醫生再次提醒,唯有反復練習呼吸法,切實掌握呼吸及憋氣用力的技巧,生產時才不會自亂陣腳;謹記在第一產程,以各種方式放鬆,保存體力;直到第二產程,再盡全力分娩。

看到這裡,各位准媽咪就不要再相信什麼屁股大好生這樣的謠言了。

如腦積水、聯體畸形等,由於胎頭或胎體過大,容易造成難產。

Power產力

產力就是打開緊閉的子宮口,把胎兒及其附屬物從子宮內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宮收縮(陣痛)和腹壓。

子宮收縮

第一產程要忍痛

要順利生產必須有有效的子宮收縮,如果宮縮乏力,產程進展得就會比較慢。整體來說,生產分成3個產程,第一產程是從產婦出現規律的陣痛到子宮頸全開(10釐米)的時間。子宮收縮時,會將壓力經由羊水和胎兒往下傳導,而使得子宮頸變薄,然後逐漸擴張,直到子宮頸全開。這時候產婦要切記放輕鬆,不要用力,否則很可能導致子宮頸水腫,延長產程。另外,產婦可以下床走動,以減輕疼痛,進而加速產程;若是沒有力氣走動,在病床上休息時,最好經常改變姿勢,有利於骨盆腔的血液迴圈,最好的姿勢是儘量讓上半身抬高,借助重力的作用,加速生產。

第二、三產程配合子宮收縮用力

到了第二產程,子宮頸已全開,胎兒慢慢往下降,產婦會覺得疼痛的部位逐漸往下移。當胎頭壓迫到骨盆,產婦會不由自主地想用力。這時候產婦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憋氣、用力。當子宮收縮時,深吸一口氣,憋住,用力把胎兒往下擠,待收縮停止後把握時間休息,等待下次收縮時再開始。第三產程是從胎兒出生到胎盤娩出這段時間,這個過程很快,比起前兩個產程要輕鬆得多。

腹壓

母體腹部壓力增強時,會把胎兒推向骨盆出口,所以腹壓也是產力之一。就像便秘時排便一樣,腹壓會協助宮縮將胎兒娩出。腹壓常常不受意識的支配,即使不會用力的產婦,當胎兒的頭部壓迫骨盆底組織和直腸時,可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動作,這時候產婦會主動屏氣,咬緊牙關向下用力。在胎兒娩出時靈活運用腹壓,可起到明顯的效果,能縮短產程,否則容易造成產婦疲勞及宮頸水腫,導致產程延長。

Psyche心理

產婦的心理調適相當重要,每個產婦在臨近預產期時,心中難免恐懼,張建玫醫生表示,面對劇烈的生產疼痛,恐懼在所難免,但孕媽媽一定要有充足的自信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要相信生產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母性本能,自己一定可以。

家人的支援也相當重要,待產過程最好有丈夫及家人的陪伴,可以增添產婦的勇氣,也可以幫上一些忙。而護理人員的專業協助,更有助於產婦運用正確的呼吸及放鬆技巧。

選擇適合的待產環境

如果產婦不適應傳統的待產房,覺得頻頻換床不方便,或擔心聽見鄰近產婦的喊叫而影響自信心,目前部分醫院提供產婦從待產、生產到恢復都在同一個房間的居家式待產環境,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掌握順產訣竅

雖然生產是段痛徹心扉的歷程,但是大部分的女人都能夠安然度過,所以產婦更要相信自己也能做得到。此外,張建玫醫生再次提醒,唯有反復練習呼吸法,切實掌握呼吸及憋氣用力的技巧,生產時才不會自亂陣腳;謹記在第一產程,以各種方式放鬆,保存體力;直到第二產程,再盡全力分娩。

看到這裡,各位准媽咪就不要再相信什麼屁股大好生這樣的謠言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