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主治醫師楊浚光解釋, 有些人會把“引產”跟“催生”兩個名詞相互比較, 把引產定義為“沒產兆的情況下給予催生藥”, 催生則為有產兆後給予催生藥, 增強子宮收縮。 不過, 他認為, 兩者之間其實沒有很大的差別, 基本上的意義都是一樣, 只是說法有所不同, 在他看來, 二者都是為了讓胎兒能順利娩出, 因此不須有特別的恐懼或疑慮。
仍有部分孕媽咪對“催生”有著莫大的心理恐懼, 擔心風險較高、甚至覺得“催生比較痛”。 楊浚光醫師以臨床經驗說明, 只要擁有正確的催生觀念, 信任專科醫師的判斷,
Advertisiment
催生3大時機
楊浚光醫師說, 孕媽咪對催生有著兩極化的看法, 有些人相當排斥, 認為不符合自然原則, 且又有可能面臨風險;但也有部分的媽媽, 因為孩子的出生時間點可能落在過年期間, 或者是必須更換學年的尷尬期(如預產期在8月底9月初), 甚至可能因為不喜歡某些星座而有催生的意願。 但他提醒, 催生雖然安全無虞, 但仍建議須選擇適當的時機, 也就是所謂的“瓜熟蒂落”期, 否則, 如果未到預產期前太早催生, 就會出現即使催生藥開的很強,
Advertisiment
至於在醫學上的催生時機, 是繼續懷孕可能對母體或胎兒造成不良影響時, 為了顧及母體與胎兒的安全, 且准媽咪又有自然生產的意願時, 就可以考慮施行催生。 楊浚光醫師歸納出3個在醫學上需要催生的時機:
時機1:
預產期如果過了太久, 胎盤功能退化, 會使得子宮的環境不適合胎兒生長, 因此建議採取催生, 不過楊浚光醫師解釋, 並不是過了預產期就必須催生, “預產期跟保存期限的觀念不同”, 臨床上很多孕媽媽誤以為, 過了預產期, 胎兒就過期了?他說, 其實預產期也有可能因為演算法不同而出現前後差異, 只要是在適當的範圍內都算安全,
Advertisiment
醫生提醒:如何知道胎盤功能是否正常?
楊浚光醫師提醒, 胎盤功能不正常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一旦開始出現退化, 就會讓羊水變少, 胎兒發生缺氧、窘迫、排胎便, 甚至胎死腹中的情況。 至於該如何瞭解胎盤的功能是否正常, 他建議孕媽咪應該要多多注意胎動變化, 產科醫師也會採用胎兒生長評估來檢測胎兒的生長、胎心音的變化及臍帶血管的阻力高低來判斷胎盤是否出現異常。
時機2:早期
Advertisiment
楊浚光醫師指出, 只要是足月破水, 但卻未出現陣痛等現象時, 就要考慮接受催生;這是由於破水時間過久, 可能出現子宮內感染的狀況, 因此必須藉由催生, 讓媽媽更快進入產程, 降低感染。
時機3:母體或胎兒有狀況
由妊娠所引發的孕婦合併症, 如妊娠、妊娠毒血症(子癇前症)等, 楊浚光醫師說, 尤其是子癇前症, 更需要讓胎兒儘快出來, 否則會危害到母體或胎兒本身的健康。 此外, 若是出現“胎兒生長遲緩”合併有胎兒生長不全時, 因胎兒在體內生長吸收不良, 或長的很慢, 此時若胎盤功能又差時, 產科醫師也會建議乾脆把寶寶生出來後再慢慢養, 否則一旦延遲到胎盤功能無法負荷胎兒成長所需時, 就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Advertisiment
醫生提醒:催生的方法
催生的方式最主要是讓子宮產生收縮, 但也有些藥物是幫助子宮頸軟化, 或者使用機械式催生的方式讓子宮頸擴張。 楊浚光醫師說, 催生方式通常包括人工破水、藥物催生及機械式擴張, 最常使用的方式則為藥物催生, 亦即使用可令子宮收縮的, 或者讓子宮頸變軟的前列腺素等;他說, 日本醫界也常使用海草棒(laminaria)來讓子宮頸擴張, 但日常的使用情況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