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傳遞愛護牙齒的正能量

大多數幼稚園和學校都設有專門的診室, 既可以免去家長開車接送寶寶去看牙醫, 又便於宣教和治療。 所以, 牙醫和學校老師、幼稚園老師、健康衛生員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但這並不等於家長不參與其中, 他們可以在學校的網路上隨時關注到有關牙齒的宣教活動, 而且每一年半一次的牙齒檢查, 家長是必需要參加的。 丹麥的全民牙齒保健理念是:從小做到講究口腔衛生和保持牙齒健康的教育和訓練會讓寶寶受益一生。 下面我們就為您傳遞一份愛護牙齒的正能量。

乳牙的發育

乳牙在胎兒第7周時就已經開始萌芽了。

Advertisiment
在乳牙鑽出之前, 牙床會有點發白和發硬;槽牙萌出時, 牙床就像長了個凹凸包;長牙時, 寶寶可能有些煩躁不安, 如伴有38℃以上的體溫, 但一定要注意找出發燒有無其他原因。

寶寶一共要長20顆乳牙, 一般在6到8個月大時, 會長出第一顆下牙。 寶寶1歲半左右, 會萌出第一顆槽牙, 槽牙萌出先於尖牙。 在3歲左右, 寶寶所有乳牙都會萌出。

乳牙的重要意義

1.消化功能。

消化功能也是牙齒的第一功用, 用牙齒來咀嚼食物幫助消化。

2.語言功能。

牙齒還具有語言功用, 説明發音, 比如, s 和t的音, 是需要借助牙齒的説明才能夠實現的。

3.占位功能。

乳牙會為恒牙保留位置。

牙齒的變壞過程

乳牙萌出時都是健康的。 人們口腔內有細菌存在,

Advertisiment
如乳酸桿菌、變形鏈桿菌等。 當我們攝入糖時, 牙菌就會把糖轉化成酸, 能使礦物質溶解。 因為每次吃糖之後, 細菌產生有害作用的時間長達40~60分鐘。 儘管唾液有中和作用, 但是, 持續攝入過多的糖, 唾液無法及時中和對牙齒有害的酸, 再加上刷牙的方法不對, 牙菌沒能每天被清潔出去, 時間長了, 本來就很脆弱的乳牙就會長出小牙洞, 慢慢地小牙洞會變成大牙洞, 甚至整個牙冠都會被腐蝕掉。

保護牙齒的有力措施

1.必須堅持每天刷兩次牙, 早晚各一次, 睡前刷牙更重要。

2.要控制糖的攝入次數。 吃糖和甜食的時間最好選擇在餐後, 兩餐之間要少吃或不吃。 吃完甜食後, 最好立即刷牙, 至少應該立即漱口。

3.當第一顆乳牙長出後,

Advertisiment
就可以開始刷牙了。 開始先用水刷, 當槽牙長出來後, 就可以使用含氟牙膏了。

牙膏的氟有防齲齒的作用, 也就是說, 它能使琺瑯質(Enamel)更能抵抗酸的侵蝕。 但要記住:一點點兒的氟會對牙齒有益, 但如果攝入過多的氟會對牙齒的發育造成影響, 誤食過量的含氟牙膏, 會導致中毒, 症狀有頭暈、嘔吐, 甚至造成死亡, 所以為寶貝挑選牙膏的時候一定要謹記這一問題。

正確的刷牙規則

給寶寶刷牙應該是一件愉悅的互動活動, 是親子相互交流的絕好機會。 成人愉悅的眼神、溫柔的動作和快樂的歌聲都能讓寶寶感到愛和關心。

1.牙刷

要有一把好牙刷:頭要小、毛要軟、長柄便於操作。 對於更小一些的寶寶, 有一種能套在成人食指上的牙刷,

Advertisiment
這樣也會起到保護牙齒的作用。

2.姿勢

小寶寶可以躺在床上或斜靠在成人懷裡。 在刷牙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彼此的眼神交流。

3.動作

輕輕按摩牙齦和牙床, 就像畫很小的圈兒一樣。 因為殘餘食物和糖容易存留在牙齦周圍和牙齒表面凸凹不平的部位。 另外, 寶寶長牙時, 牙床會痛癢, 每天按摩一會兒, 會對減輕症狀有幫助。

4.順序

最好從槽牙開始刷, 而且內側、外側都要刷。 在刷凸凹不平的咬合面時, 先把牙刷側橫過來, 再左右方向刷動, 一顆接一顆地刷。 把牙齒刷乾淨了, 再控制甜食和糖的攝入次數, 蛀牙就會遠離寶寶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