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傻傻分不清 秋季腹瀉與普通腹瀉該如何鑒別

秋季腹瀉與普通腹瀉的鑒別:

1、 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所致, 因此也稱輪狀病毒性腸炎。

2、 多發生於秋冬季。 (即每年的國慶日前後一直能到春節前。 每次流行有時長短不太一樣。 )

3、 嬰幼兒發病率高, 尤其是6個月到二歲的小兒。

4、 起病比較急。 常伴有發熱等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的症狀。

5、 發病開始時常有嘔吐。

6、 大便呈蛋花湯樣, 多是白色水樣, 帶有少量粘液, 無腥臭味。 化驗大便時有少量白細胞。

7、 口喝重、尿量減少, 輕微腹脹等, 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脫水。

8、 消炎藥治療無效。

9、 病程大約1周左右(5-7天)。

嬰兒腹瀉病如果寶寶的精神還好,

Advertisiment
每日大便次數不超過10次, 脫水不明顯屬於輕型, 如果寶寶腹瀉每日10餘次, 甚至更多, 精神不好、發燒、口渴、小便量減少, 有明顯的脫水症狀屬於重型。

小寶寶腹瀉嚴重時很容易脫水, 如何觀察脫水的輕重就非常的重要。 一般輕度脫水是指寶寶體重減輕不明顯, 稍有口幹, 眼窩和前囟凹陷, 哭時淚少, 尿量也減少, 腹部度脹發幹彈性減弱, 四肢有些發涼。 重度脫水時病性嚴重, 寶寶明顯消瘦, 面色發白, 血壓下降, 脈情微弱, 明顯口幹口喝, 眼眶裡隱睡覺時兩眼皮閉不上, 前囟深度凹陷, 哭時沒有眼淚, 尿量極少甚至無尿, 皮膚乾枯有皺折, 無彈性, 手腳冰冷, 必須輸液搶救才能挽救生命, 嚴重的可以休克死亡。

由此看來預防和糾正脫水是非常重要的治療原則。

Advertisiment
目前醫生常給患腹瀉的寶寶用ORS(口服補液 )預防脫水, 或是治療輕度脫水。 一般每包ORS沖溫水500毫升, 讓寶寶隨時口服, 能喝多少喝多少。 若脫水明顯, 或是嘔吐, 腹脹明顯的患兒, 應及時去醫院靜脈補液, 控制病情。

在飲食營養方面, 寶寶得了腹瀉病仍可以繼續餘食, 沒必要完全禁食。 母乳仍可以繼續喂。 吃牛奶的寶寶, 6個月以下為1/2-2/3稀釋牛奶, 2-3天后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6個月以上可用習慣的平常飲食, 如稠粥(最好是小米粥)、麵條、蔬菜, 魚或肉末等, 由少量開始。

因為秋季腹瀉是由於輪狀病毒引起的, 所有沒有必要口服抗生素。 可以口服乳酶生, 媽咪愛, 或用青特令, 思密達止瀉。 也可以用一些中成藥,

Advertisiment
便如脾可欣, 蒼苓止瀉口服液等。

小編總結:腹瀉多發生在秋季和初冬。 1歲左右的小兒較多見, 以腹瀉稀水便為主, 伴有嘔吐發燒等症狀。 因為腹瀉、嘔吐及發燒等症狀丟失了大量液體, 所以很容易引起脫水, 加重病情。 如果不及時補充液體, 造成嚴重脫水, 可危及小兒生命。

小兒腹瀉家長最應該做三件事

小兒腹瀉後, 除積極治療外, 家庭護理也很重要。 會上, 專家傳授了小兒腹瀉後, 家長最應該做的事兒。

●不要大補

有些家長千方百計地喂孩子巧克力、牛奶、雞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想以此彌補患兒腹瀉造成的損失, 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會加重胃腸負擔, 使腹瀉長時間不愈。 此時, 宜給孩子吃些易消化食物, 如米湯、糖鹽開水,

Advertisiment
甚至暫時禁食, 使胃腸得以休息, 功能得以恢復, 以加快疾病的痊癒。

●注意腹部保暖

小兒腹部容易受寒, 而患有腹瀉的兒童, 腸蠕動本已增快, 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 從而加重病情。

●注意保護好患兒的臀部

由於排便次數增多, 肛門周圍的皮膚及黏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家長在護理中要特別注意肛門部位。 便後應用細軟的衛生紙輕擦, 或用細軟的紗布蘸水輕洗, 洗後可塗些油脂類的藥膏, 以防紅臀。 如果是嬰兒, 要及時更換尿布, 避免糞便尿液浸漬的尿布與皮膚摩擦而發生破潰。 對於患兒用過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污染過的衣物、床單, 都要及時洗滌並進行消毒處理, 以免反復感染或傳染給他人。

當然, 小兒腹瀉還要從預防入手,

Advertisiment
除了把好“病從口入”關外, 還可以通過口服疫苗來預防小兒腹瀉的發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