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像這位媽媽這樣做,你家孩子在學校就不會再受欺負了

上學時, 你被別人欺負過嗎?

很多人上學時都會遇到被班裡男同學扯辮子、高年級學生攔截要錢的悲慘經歷。 可是那個年代的父母太隱忍, 不管是不是自家孩子的錯, 都會先劈頭蓋臉地訓一頓。 小時候, 媽媽紮好的小辮子總是被班裡一個調皮的男生扯亂, 每次哭著回家時, 我媽就會很生氣地說:“你沒長手嗎?”剛開始挺傷心的, 感覺媽媽不給自己撐腰, 還說這麼難聽的話。 後來遇到他又來欺負我, 徹底黑化的我掏出藏在口袋裡的小石頭就砸他頭上。 沒過兩個月又來欺負我, 這次被我拿石頭砸鼻子上了,

Advertisiment
又破相了。 於是, 我當時甚至被男生列為班裡的惡霸。

當然這算是上個年代的事情, 我們的父母雖然心疼孩子, 但是由於各種原因, 被欺負的孩子必須學會自我解救, 否則被人欺負不敢出聲, 時間長了性格是會變得壓抑、孤僻、內向的。

這裡給大家講一個朋友的故事。

朋友家的兒子現在是幼稚園中班, 好幾次接孩子回家的時候都感覺到小傢伙悶悶不樂的, 很不高興, 有時候還會突然鬧著不願意上幼稚園, 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會說夢話, 手腳亂動。 朋友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在幼稚園受欺負了。 問清原因後, 朋友就告訴兒子“被欺負之後要知道反擊, 這是一種態度, 否則別人就會認為你弱。 以後打不過也要打, 一直打到他不敢跟你打為止。

Advertisiment
把他打壞了, 爸媽帶他去醫院, 不用你管。 你只需要讓他以後不敢再惹你就行了。 ”朋友說兒子剛開始還是有點怕怕的, 後來那小子確實把他惹急了, 他們幹了一架, 兩個人勢均力敵。 從此以後, 那小子惹別人也不惹別人也不敢惹朋友家的兒子, 更好笑的是兩個孩子慢慢地成了朋友。

有些人會說不是讓孩子以和為貴嘛, 以暴制暴肯定是沒法解決問題的。 確實我們不提倡武力解決問題, 以理服人永遠是最優雅的勝利。 但是如果溫柔的助攻幫不了孩子時, 你至少要讓孩子明白人不能太過懦弱、妥協和膽怯。 要引導孩子, 讓他知道很多事情其實是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的。

為了避免孩子長期在幼稚園受欺負,

Advertisiment
以下這幾點你還是很有必要做到的。

&&安撫孩子

當孩子回家後, 向你說起在學校打架的事情時, 媽媽不要在不瞭解具體過程的情況下批評教育孩子“上學不能打架, 要團結同學”“老師最不喜歡打架的孩子”……要知道孩子現在肯定會感覺很委屈, 媽媽應該先安撫孩子, 告訴他“不要傷心, 媽媽會幫你的”。 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這樣孩子才會信任你, 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也願意告訴你。

&&問清原因

當孩子哭著回家說自己被欺負時, 作為父母肯定會很生氣, 遇到脾氣暴躁的勢必會沖到學校大鬧一場。 這是不可取的, 遇到類似事情時, 媽媽要保持冷靜, 認真分析自己孩子在事情中占幾分理。 這是因為小孩子在描述事情時會有意地隱瞞自己的錯誤,

Advertisiment
誇大對方的過失。

&&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

孩子回家後, 媽媽可以和孩子聊一下今天學校發生的事情, 給孩子洗澡時要注意有沒有傷痕。

如果孩子經常受欺負, 甚至已經涉及到人身安全, 媽媽要積極和老師溝通。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新聞:小男孩被五年級女生逼著吞下鉛筆芯, 由於被威脅, 家長一直到出意外才瞭解到孩子長期在學校受欺負。

&&讓孩子變強大

暑假將至, 可以讓孩子學學散打, 跆拳道等防身措施。 也可以在家裡進行角色扮演, 引導孩子受欺負時, 要怎麼做, 實在打不過別人, 要推開趕緊跑, 向老師尋求幫助。 當孩子不能保護自己時, 父母是要提供幫助的, 因為這不僅會讓孩子厭學,

Advertisiment
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